編者按: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文章,風格鮮明,、思想深邃,、內(nèi)涵深刻,,用歷史映照現(xiàn)實,、遠觀未來,,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光芒,。這些重要講話和文章中充滿魅力的語言,,是習近平總書記執(zhí)政理念的真實寫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動體現(xiàn),。央視網(wǎng)《天天學習》欄目推出“習語品讀”系列,,以“新聞漫畫+文字品讀”的形式,帶您從不同維度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的語言魅力,。
水脈連著文脈,,運河潤澤百姓,。
中國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全長近3200公里,,流經(jīng)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8個省市,,是目前世界上距離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運河,。這條奔流了2500多年的大河,,見證了吳越文化、中原文化,、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等地域性文化的繁榮交匯。
2017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通州區(qū)察看大運河沿岸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成果時指出,,保護大運河是運河沿線所有地區(qū)的共同責任,。四個月后,他又對建設大運河文化帶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大運河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chǎn),,是流動的文化,要統(tǒng)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
此后,,他又赴江蘇,,在揚州運河三灣生態(tài)文化公園調(diào)研,了解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取得的成效,;來到位于紹興的浙東運河文化園考察,,了解浙東運河發(fā)展演變史和當?shù)睾侠砝盟Y源、推進大運河保護等情況……
“寶貴遺產(chǎn)”“流動的文化”意味著什么,?總書記為何如此關心,、關注大運河的保護、傳承和利用,?或許我們可以從古老大運河煥發(fā)出的時代新風貌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