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換計劃下,來自各國的媒體記者被安排體驗中華文化,。
中國國際新聞交流中心(CIPCC)2024年上半年項目來到尾聲,,回國的日子正式進入倒數(shù)階段,回顧過去四個月,,我還蠻感激獲得機會在北京旅居一段時間,,好好觀察和體驗這邊的生活。
此行最難得的莫過于有機會到兩會的現(xiàn)場,,看另一個國家如何開會,,看到整個提案和投票的過程。也有幸出席好幾位中國政府高層的記者會,,以及獲得在其中一場記者會上提問的機會,。這整個經(jīng)歷就仿佛是平時只能在電視或電腦屏幕上看到的人,霎時間走進了現(xiàn)實,,就在觸手可及的范圍內(nèi),。
清晰地感受“中國速度”
通過兩會,,也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中國速度”,因為不管是多大的活動,,都是準時開始,,準時結束,沒有拖沓,,沒有長篇大論的開場白,,直截了當,許多事都是在一兩個小時內(nèi)快速解決,。同理,,無論是在銀行辦理事情、乘搭高鐵和地鐵,,都可以感受到高效率,。
生活方面亦是感受到了大大的方便,外賣或網(wǎng)購都很便宜,,速度也快;公共交通也比馬來西亞方便許多,,基本上想去哪里都能靠著公共交通,,不用堵在車龍里的感覺真的很好。至于北京地鐵不分時刻的人潮,,擠了幾次地鐵也漸漸習慣了,。
這四個月感受了北京的冬天、春天和夏天,。北京的冬天也沒想象中難熬,,有暖氣萬事足。春天時分,,各種平日里只聽說過的花——梅花,、桃花、櫻花,、梨花,、海棠、玉蘭,、牡丹競相盛開,,我也終于明白文學作品中為什么每每提到春天時,都離不開“萬物復蘇”,、“生機勃勃”這些形容,。至于夏天的高溫是真的熱,即使是來自一年都是夏天的馬來西亞,,也難以忍受北京接近40攝氏度的高溫,。期待有一天再來感受銀杏和楓葉下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