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致遠培養(yǎng)造就更多“頂梁柱”
器物有形,,而匠心無界,。如何成就工匠之名,?職業(yè)教育正是培育工匠的沃土,。
在福建工作時,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兼任閩江職業(yè)大學校長,。其間,他提出了影響深遠的“不求最大、但求最優(yōu),、但求適應社會需要”的辦學理念。
黨的十八大后,,在重要會議,、考察調研、重要指示中,,總書記對職業(yè)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強調“職業(yè)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2015年6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貴州省機械工業(yè)學校(現
貴州裝備制造職業(yè)學院
)考察。當時正在實訓車間操作數控機床的學生李明揚向總書記展示了他用鋁合金塊制作的作品——棋桌《赤心報國》,,并向總書記介紹了其設計理念和加工過程,。
總書記一番話語鼓舞人心:“各行各業(yè)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次年,,李明揚代表學校參加第四十四屆世界技能大賽選拔賽勇奪亞軍,。
“通過3年實訓可以達到什么技術水平?”“有沒有機會到工廠實習,?”……2019年在甘肅考察期間,,總書記專門來到一所職業(yè)學校觀看職業(yè)技能實訓。聽說在校學生大都來自本地農村,,通過學習培訓可以掌握一技之長,,總書記十分高興:“這說明,通過職業(yè)培訓,,學生的適應能力更強了,。”
2025年2月,,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的一所技工學校實訓基地內,新能源汽車運維專業(yè)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新能源汽車電池包檢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