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如果您往西城區(qū)天橋街道香廠路,、仁壽路一帶溜達,,會發(fā)現這里突然出現兩片“海派”風格的青灰色西洋式老建筑群——華康里和泰安里。
尤為有特色的是,,兩片建筑各有一棟磚木結構二層小樓,,厚墩墩的拱形門樓以石頭做門框,是典型的上海石庫門式建筑,。
作為老北京南城的核心地區(qū),,天橋這個地界兒怎么會出現上海石庫門老建筑呢?這段一百多年的歷史在去年的拆違中被揭開……
老小區(qū)始建于五四運動前
在華康里和泰安里門樓處都掛有一塊牌匾“西城區(qū)普查登記文物”,。去年,天橋街道啟動“疏解整治促提升”改造,,包括華康里,、泰安里,以及校尉胡同宜興會館這幾處隱藏在胡同居民區(qū)中的百年老建筑,,終于從重重違建中一點點露出真容,。
西城區(qū)文委給華康里頒發(fā)的認證牌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發(fā)現,,在香廠路小學北側的華嚴路旁,,已經拆除外圍門臉違建房的華康里露出建筑本身的模樣。
圓拱形的門樓上一方磚匾“華康里”三個老舊字體透出厚重的歷史感,。二層小樓上蒙著灰塵的方形木窗套,,以及緊湊小巧的布局還能看出當年建筑的精巧設計,。
跟咱們現在叫“XX里”的小區(qū)一樣,“華康里”,、“泰安里”也是小區(qū)的名字,,不過這倆小區(qū)的年頭兒得往一百年前計算。這是始建于五四運動前,、民國初期的老建筑群落,。
從華康里門樓往里,,是一條南北向的“主干道”
2013年8月的華康里門樓
2017年6月的華康里門樓,,可以看到當時門樓外還有不少私搭亂建
石庫門里弄式建筑京城罕見
華康里西起板章路,東到仁壽路,。
整體建筑群采用的都是青磚灰瓦。南邊一棟東西走向的二層小樓為“門臉房”,,從樓中的拱形門洞往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主干道”。這條路東西兩邊是一排排整齊排列的排子房,。附近的老居民介紹,,這里以前是屯兵用的排子房。
排子房內已經騰退出來的一間間小房
這種建筑當年很“洋氣”,,整體采用的是北京城少見的上海石庫門里弄式建筑。“別說擱過去,,就算現如今的北京城,,也罕見?!?/span>老街坊很驕傲,。
上海黃浦區(qū)(原盧灣區(qū))太倉路新天地北里的石庫門屋里廂博物館,,這是一幢建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石庫門老房子改造而成,,華康里老建筑整體風格與其相仿。
“您看這青色的墻磚,,是民國時候的老磚,,‘三七墻’,結實著呢?!痹诓疬`現場,,一位老街坊摸著斑駁的老墻對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介紹,這老房用料特別扎實,。區(qū)別于一般老式民居“二四墻(240毫米厚)”的建筑,,這片建筑多采用的是“三七墻(接近370毫米厚)”甚至“五零墻(接近500毫米厚)”,墻體厚,,樣式新穎、結實耐用,。
拆違后,華康里的老房建筑主體都露了出來,,墻體很厚,結實耐用,。
香廠新市區(qū)號稱百年前的CBD
北京日報(ID:Beijing_Daily)記者向相關專家了解得知——民國初期,,北京南城一帶曾向上海外灘學習,建立了一片所謂“新市區(qū)”建筑,。這是民國政府為振興都市而開展的區(qū)域試點之一,,被譽為“把北京從封建都市改建為現代化城市的先驅”,由時任民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鈐支持整體規(guī)劃,。
“新市區(qū)”1914年開建,,按現在的范圍大約在香廠路、仁壽路,、仁民路,、留學路、永安路一帶,。該街區(qū)首次引入西方建筑及管理理念,,以每人每月500大洋的高薪聘請外國建筑師設計。
短短幾年,,開辟出縱橫經緯十四條馬路。這片“新市區(qū)”以“新”“奇”“特”而出名,,是北京當時的CBD,,還配有電梯、暖氣等前衛(wèi)的基礎設施。
這里被譽為“把北京從封建都市改建為現代化城市的先驅”,。它的近現代化嘗試還為新文化運動提供了物質及精神層面的條件,。
香廠新市區(qū)當年最繁華的要屬萬明路和香廠路交叉口的中心廣場,新世界商場,、東方飯店,、仁民醫(yī)院都在這兒。當年的新世界商場堪與上海大世界齊名,。
拆違騰退工作全部手工進行
泰安里與附近的華康里相同,,是北京唯一采用上海石庫門樣式的兩棟建筑。
西城區(qū)天橋街道城管執(zhí)法隊負責人王震介紹,,去年,,街道聯合西城區(qū)文委啟動了文物騰退保護及后續(xù)拆違等系列工作。如今,,大部分居民已經騰退,。隨著拆違進行,華康里的正門露出了原有樣貌,,道路兩旁違建也被拆除,。
華康里拆違現場
華康里老建筑,、老花磚
目前,泰安里拆違已經結束,,華康里的違建拆除已進入尾聲,。高大的香椿樹、柿子樹在午后的陽光中灑下片片蔭涼,。
王震介紹,,為保護文物,拆違啟動時,,街道就聯合文委,、房管等部門,在現場對所有建筑進行一一甄別,。確定違建為108處,、662平方米。拆除過程中,,因為違建基本是挨著建筑本身搭建,,為防止對文物造成損傷,所有拆違都沒有讓大型機械進場,,而是采用手工拆除,。
不少違建都是緊貼著華康里的老房子搭建而成
除了這兩個地方,天橋地區(qū)的宜興會館內拆違也已完成,,露出了兩進四合院的清晰布局,。雖然作為民居多年,但院落的結構依然保持很好,。菱格窗花,、木質門扇,斑駁著歲月的痕跡,。
宜興會館
工作人員介紹,,該院歷史最悠久保持最完整的正房內,,所鋪的地磚還是清朝末年的。
如今,,拆違工作已近尾聲,,宜興會館露出了原有的規(guī)整格局。據了解,,宜興會館拆違完結后,,將進行修復整理,作為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宜興會館將承擔更多與它相符的歷史文化職能,。
在北京胡同感受上海弄堂建筑風格
等騰退拆違工作結束了
您想不想去走走
歡迎留言跟我們聊聊
原標題:副省級城市配齊地鐵:濟南首條地鐵商業(yè)運營,,避開泉水核心區(qū)2019年3月31日,航拍濟南地鐵1號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