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務工人員離開北京情況調查
有人堅守,,就有人離開,。
離京的“北漂”現在過得怎么樣,?近日,,新京報記者對曾在北京打拼,,最后選擇二三線城市發(fā)展的53位來自不同階層,、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士進行問卷調查,,近七成受訪者表示,,離開北京是出于高房價帶來的壓力,近半數的受訪者“無悔”離開北京,。
高房價
為“北漂”離京主因
所有受訪者中,,共有七成多在北京工作時間不到5年,堅守到10年以上的只有2人,,占3.77%,。
數據顯示,超過一半的受訪者每個月的積蓄在千元以下,,更有32.08%的受訪者是“月光族”,,攢不到一分錢。他們在北京最大的生活成本,,是支付高額的房租,,有79.25%的受訪者因為房價高房租貴而煩惱,,最終有69.81%的受訪者因高房價離開北京。
“逃離”者
多數在當地已購房
在二三線城市生活,,買房壓力相對較小,。數據顯示,超8成離京“北漂”居住(含租住)在60平米以上的房子,,超七成已購房,。
但在居住條例改善的同時,“逃離”北京的人也要面對新的壓力,。不少受訪者回到二三線城市后,,不大適應當地的工作、生活氛圍,。約一半受訪者認為自己所在的城市“公平公正較差,,干什么事都得找人”;“家里沒有背景,,單靠能力升職很難”,,另有超過一半受訪者表示“看不慣干什么事情都得送禮。”
同時,,有49.06%的受訪者,,對于自己離開北京的決定表示“不后悔”,有15.09%的受訪者稱“有點兒后悔”,,而感覺“很后悔”的受訪者,,只有1.89%。
■ 觀點
二三線城市發(fā)展 前途同樣廣闊
專家表示適應當地社會環(huán)境同時,,要敢于分享大城市先進經驗
“部分'北漂'去二三線城市發(fā)展,,是理性的選擇。”中國就業(yè)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葛玉好表示,,目前而言,北京等國際一線城市所具有的就業(yè),、薪酬等優(yōu)勢越來越少,,而二三線城市前景廣闊,發(fā)展空間大,。“離開北京,,前途同樣廣闊”。
葛玉好說,,因北上廣房價物價高,,距離父母遠等原因,北漂者所耗費的經濟成本及親情感成本都會增加,很難短時間實現安居樂業(yè),。在客觀評估自身情況下“逃離北上廣”,,在房價物價等相對不高的環(huán)境中,經濟負荷相對降低,,更容易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實現安居樂業(yè)。“要改變不做池塘里的大魚,,只做大海里的小魚的觀念。”
針對離開北京后,,在二三線城市所面臨的“人情”,、“關系”等不適應感,葛玉好認為,,由于一線城市匯聚全國知名企業(yè)及社會資源,,能積累先進的工作經驗以及體驗豐富的文化生活。二三線相對落后和傳統,。因此選擇“逃離北上廣”到二三線城市發(fā)展,,一方面要根據自身情況,敢于分享自己所學到的先進工作經驗,,另一方面也抱著發(fā)展的開放的心態(tài),,去適應地方的社會環(huán)境。
■ 講述
“北漂”回家也幸福
2012年6月,,22歲的小夏畢業(yè)于沈陽師范大學,,不少同學都把簡歷投向北上廣,讓小夏也躍躍欲試,,她之前唯一一次到北京,,是高考過后和家人旅游。“很喜歡那兒,,街道干凈,,馬路寬闊,到處都有一種現代化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