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康被立案審查后,,下一步反腐走向何方,?一時間,“反腐終點論”,、“反腐上限論”、“反腐拐點論”,、“腐敗反撲論”等紛至沓來,。有人甚至擔憂反腐會否就此打住。
就在各方熱議時,,8月23日,,中紀委發(fā)布周案后首個“打虎”消息,一日內(nèi),,兩名山西省委常委陳川平,、聶春玉被調(diào)查,。而在此前的8月11日、13日,,地方紀委連創(chuàng)了兩個“拍蠅”紀錄,,其中13日當天10名廳局級官員被調(diào)查。
專家認為,,中紀委的“打虎拍蠅”具體行動,,客觀上是對“反腐終點論”的回擊。“蒼蠅老虎一起打”的高壓反腐態(tài)勢不僅沒有減弱,,而且正從中央向地方深入,。
“老虎聯(lián)手反撲”說法引反響
周永康被立案審查三天后,8月1日出版的《人民論壇》推出“反腐節(jié)點到來”特別策劃,,連推13篇文章,,其中尤以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郭文亮撰寫的《反腐風暴的風險評估與防范》反響最大。
郭文亮在文中稱:“'打虎'力度不斷加大,,腐敗分子決不會坐以待斃,。為保護既得利益,必然負隅頑抗,,甚至聯(lián)手反撲”,。
“反撲”說引起各界關(guān)注。8月13日,,郭文亮接受新京報專訪稱,,“不少朋友掛電話問我,是不是受到了某種壓力,?沒有壓力,,更沒有任何人授意我,我只是根據(jù)自己的課題研究需要,,寫了這篇文章”,。
郭文亮向新京報記者解釋說,,對于“大老虎”聯(lián)手反撲的形勢判斷,來自不同途徑掌握的信息,,“我是廣東省委機關(guān)黨建咨詢方面的專家,,還在延安干部學院講過課,出席過很多次關(guān)于反腐的座談會,,所以跟反貪局局長等反腐方面的干部接觸的機會很多,,了解到不少情況”。
“有的人沒看懂我的意思,。”他說,,他的本意并非呼吁降低反腐力度,“我只是提醒反腐可能引發(fā)的風險,,'老虎'聯(lián)手反撲的可能性,。”
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一連兩期在頭版刊發(fā)下一輪反腐形勢的分析文章,。8月4日刊文《反腐無上限》一文,,稱“反腐有上限,這是極少數(shù)利用職權(quán)謀取私利的人暗地里的一種愿望”,;“如果反腐敗存在上限的話,,等于在政治上留下了一個無法割除的產(chǎn)生嚴重腐敗的禍根”。
8月11日刊文《把反腐敗硬仗進行到底》:“由于周永康是前政治局常委,,所以隨著他的落馬,,許多人在關(guān)注:下一步的反腐敗斗爭將怎樣進行?結(jié)論只有一個,,把反腐敗的硬仗進行到底”,。
“老虎反撲”的四種可能性
制度反腐專家李永忠和郭文亮都認為,隨著高壓反腐態(tài)勢從中央向地方的深入推進,,“老虎們”的反撲可能會加劇,。
郭文亮預計,反撲會以四種形式出現(xiàn):“老虎”要么尋找更高的“后臺”保護自己,,阻撓對自身腐敗行為的查處,;要么以影響黨的形象、影響安定團結(jié)為由想方設法向查處活動施加壓力,;或者以自己所掌握的對手或更高層級官員的腐敗線索相要挾,,作垂死掙扎;或者聯(lián)合黨內(nèi)相關(guān)利益者,,以莫須有的罪名打擊堅持反腐的同志,,壓制反腐敗斗爭的開展。
此前一些貪腐官員落馬前的表現(xiàn),驗證了郭文亮的部分判斷,。
宋林案的立案過程,,具代表性。
從2013年7月17日凌晨,,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王文志第一次向中紀委舉報宋林,,到今年4月17日,中紀委宣布宋林接受調(diào)查,,相隔9個月,。
據(jù)接近此事件的相關(guān)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講,去年王文志舉報宋林后,,高層領(lǐng)導就已批示嚴查,,“但據(jù)說遇到阻力,被'頂'了近一年”,。
“一個腐敗官員背后往往有一個'利益共生體',,反撲是必然的。”湖南一名紀委干部對新京報記者說,,基層每拍一個“蒼蠅”都是一個博弈的過程,,辦理每一個案件都會有難度,上層“打老虎”遇到的反撲肯定更為激烈,。
“腐敗越是多發(fā)越要保持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