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林
劉亞洲
9·3紀念抗戰(zhàn)勝利大閱兵當日,,專程到北京參加此次活動的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卻沒有到現場。后來,,官方發(fā)布消息稱村山富士偶感微恙入院,。
當日上午,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李小林會長前往探望,,并轉達中國領導人的問候,,同時,村山富市也通過李小林表達了此次未參加活動的惋惜,。
李小林又一次及時履行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的友好職責,,以行動實時化解了輿論揣測?!罢聝骸弊⒁獾?,李小林在中日相關的新聞中是一個經常出現的名字,此前她曾多次充當中日關系之間的“民間軟化劑”,。
李小林除了會長的角色,另外兩個身份也經常被媒體提及,。她是李先念的女兒,,是劉亞洲的妻子。李先念是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1977年十一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屆一中全會再次當選,,從1983年到1988年之間任國家主席,,1992年去世。
上將劉亞洲現任正大軍區(qū)職國防大學政委,,劉亞洲也是一位紅色后代,,其父劉建德原任蘭州軍區(qū)后勤部副政委,建國前就曾在戰(zhàn)場上出生入死,。
劉亞洲被稱為“筆桿子”出身的將軍,,除了大量個人著作,他經常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軍事及歷史題材文章,,并被廣泛傳播,。“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發(fā)現,,與妻子李小林“軟性”的一面相反,,劉亞洲文字的底色總帶著一種凌厲的強勢,。
李小林
中日關系的“民間軟化劑”
李小林出生于1953年,與丈夫劉亞洲同為武漢大學外語系畢業(yè)生,。大學畢業(yè)后,,李小林一直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工作,1975年從普通的干部開始,,到36年后的2011年當選為第九任會長,,今年3月,李小林與鄧小平二女兒鄧楠一起當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全國友協”,。“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發(fā)現,,全國友協成立于1954年,,最初稱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1966年改稱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友好協會,,1969年起改稱現名,。全國友協是中國從事民間外交事業(yè)的全國性人民團體。宋慶齡和鄧穎超曾是名譽會長,。
李小林最為外界關注的一次日本之行發(fā)生在2014年10月初,,也就是在北京APEC峰會召開一個月之前。當時,,媒體普遍認為,,李小林此次訪日并與安倍晉三面談,是為了一個月之后的“習安會”營造前期氛圍,。據媒體報道,,安倍在當時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接受質詢時,提到他與李小林的會面,,他表示十分希望改善日中兩國關系,。
2014年11月11日,北京APEC峰會期間,,“習安會”如期上演,,此舉實現了2011年12月以來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在中國與日本首相進行的正式會面。無疑,,李小林作為“民間橋梁”,,在一個月前的日本之行也扮演了“軟化劑”作用。
李小林另外一次備受關注的日本之行,,發(fā)生在習近平2013年3月當選國家主席半個月后,。當時,日本媒體稱李小林為中國高層的“密使”,但李小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否認了這種說法,,她表示,,本次訪日意在推動兩國民間交流,并非日媒所稱是中國政府派出的“密使”,。
在此次日本之行中,,李小林稱中日間的歷史遺留問題應從政府層面去解決,作為友好團體,,向日本民眾傳達中國人民的真實想法是對外友協的使命,。在當前中日關系處于冰點的時期,中日民間交流特別是文化交流不能中斷,。希望通過文化交流,,讓更多的日本民眾知道中日和則兩利,斗則雙輸,,發(fā)展中日關系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不管媒體作何解讀,李小林作為民間團體“全國友協”的領頭人,,在新一屆國家領導人上任后不久的日本之行,,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可被看作是階段性中日關系的“民間破冰之旅”,。
2013年1月25日,,習近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日本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有媒體報道稱,,這次會面與李小林“民間層面”的積極牽線搭橋不無關系,,此前李小林就曾到訪過位于東京都的公明黨總部。2014年10月的日本之行中,,李小林也與山口那津男進行了會面。
“我們對外友協的工作,,就是牽線搭橋,。”這是李小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達的觀點,。在中日關系方面,,她這種搭橋的“民間作用”在一定意義上得到了外界認可。
就在9·3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大會兩天前,,李小林歡迎了日本“再生的大地”合唱團來北京公演,,并強調只有和平才會為兩國民眾帶來切實的利益和福祉,只有堅持中日友好才是兩國關系發(fā)展的康莊大道,。
劉亞洲
“筆桿子”上將對歷史的警醒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發(fā)現,,劉亞洲比李小林年長一歲,出生于1952年,曾有一年美國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的經歷,,這在解放軍高級將領中是一段少有的經歷,。他長期從事軍隊政工工作,先后在中央軍委辦公廳,、總裝,、北京軍區(qū)、成都軍區(qū)和空軍任職,,2009年12月任國防大學政委,,2012年7月被授予空軍上將軍銜。媒體報道稱,,劉亞洲對美國歷史,,美國制度以及美軍有比較深入的研究,懂英語,,能夠用英語對話,。
9·3閱兵前一天,劉亞洲在接受解放軍報采訪時表示,,日本侵華戰(zhàn)爭造成了巨大的歷史災難,,戰(zhàn)后70年,日本仍是一個不能自主的國家,。時代發(fā)展雖已天翻地覆,,有些日本人還生活在軍國主義時代的歷史幻覺之中,缺乏清醒理智的現實感,。日本不缺少戰(zhàn)爭沖動,,自近代以來,在對華政策上往往表現出挑釁性,、進攻性,、冒險性,主動制造沖突,、摩擦,、挑起戰(zhàn)爭,屢次打斷中國歷史性發(fā)展的機遇,。
2015年7月1日,,劉亞洲在發(fā)表題為《精神——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長文,在文章中劉亞洲寫道,,南京大屠殺時,,十幾個日本兵押解上萬名俘虜去屠殺,竟無一人反抗,,連逃跑都不敢,。如果有人帶個頭,,用腳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餅了,可這個人永不出現,。并在結尾處稱日本不對戰(zhàn)爭罪行道歉,,繼續(xù)仇恨中國人民,它在精神上就永遠是侏儒,,永遠是心理上的弱者,。
2015年5月,劉亞洲發(fā)表題為《走出甲午迎接變革再創(chuàng)輝煌》的文章,,作者反思了甲午戰(zhàn)爭中國失利的深層原因,。文章最后稱,今日中國,,又一次處在歷史的關頭,,雖不是“亡國滅種”的關頭,卻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突破的關頭,,非常需要一批猛將良才,,需要大批新事業(yè)的擁護者、實踐者,、開拓者,。
2014年11月,劉亞洲發(fā)表題為《軍人魂魄》的短文,,文章稱對于敢來犯者,,軍人必以一往無前的膽氣與豪氣,追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