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媒一篇關于我國航母最新進展的文章引發(fā)人們關注,。據報道,,拍攝到的衛(wèi)星圖像顯示,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正在安裝飛行甲板,。軍事專家表示,航母安裝飛行甲板就相當于蓋樓完成了封頂,。
觀海解局記者注意到,,專家曾表示,在中高強度作戰(zhàn)情況下,,一艘航母無法完成作戰(zhàn)任務,。我國第二艘航母何時能建成,距離航母群建成還需要多長時間,?專家認為,,如果首艘國產航空母艦能在幾年之內服役的話,兩艘航空母艦就能夠形成一個輪換值班的常規(guī)態(tài)勢,,更好地維護國家海洋安全,。
首艘國產航母或于明年下水
據環(huán)球網報道,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一篇所謂披露中國國產航母最新進展的文章報道稱,,5月17日拍攝到的衛(wèi)星圖像顯示,,正在大連造船廠建造的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正在安裝飛行甲板。
圖為網絡上曝光的疑似國產航母建設照片
圖為網絡上曝光的疑似國產航母建設照片
中國軍事專家李杰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表示,航母安裝飛行甲板就相當于蓋樓完成了封頂,,分段建造的艦艇結構已經初步組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艦體結構了,,但“封頂”之后,內部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組裝與調試,。
《簡氏》分析認為,,在基本建筑工作完工后,還要安裝內部系統(tǒng),、電子設備,、傳感器、武器和其他相關裝備,。因此,,中國國產航母的艦體今年不太可能出塢。因此,,從安裝飛行甲板到航母下水一般還需要一年左右時間,,之后還要經過一到兩年的舾裝才能正式入役,而航母從入役到形成戰(zhàn)斗力還需要數年時間,。
據人民網報道,,美國《大眾科學》雜志推測,中國國產航母將在2017年下水,。軍事專家曹衛(wèi)東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如果國產航母一旦開始安裝滑躍甲板,離下水就不遠了,。不過后續(xù)的建造仍然需要花費大量時間,。
李杰認為,航母有幾千個艙室,,飛機機庫,、作戰(zhàn)指揮艙室、通信艙室,、動力艙室的管路管線,、儀器設備都需要進一步安裝鋪設。而在完成安裝之后,,還要進行一系列復雜的連接調試,。此后,還要安裝艦橋,,因為艦橋綜合了艦載機降落的指揮,、調度等多種功能,所以需要安裝的設備和儀器也比較多,。
不過對于美媒發(fā)布的消息,,中國國防部和中國海軍迄今都沒有做出回應。
雷達、武器等全部采用中國最新型號
2015年12月31日下午,,國防部證實中國正在建造第二艘航母。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楊宇軍介紹說,,這艘航母完全由我國自主開展設計,,正在大連進行建造,排水量約為5萬噸級,,采用常規(guī)動力裝置,。搭載國產殲-15飛機和其它型號艦載機,固定翼飛機采用滑躍起飛方式,,艦上將配有滿足任務需要的各型設備,。
美媒分析稱,即便能在2017年下水,,中國首艘航母離全部完工依然很遠,。《大眾科學》雜志預測,,新航母的服役時間可能要到2019-2020年,。也就是說,航母從下水到真正進入中國海軍,,還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但美媒認為,中國新航母要形成戰(zhàn)斗力的時間要比遼寧艦短得多,,因為當新航母服役時,,中國已經積累了近十年的航母使用經驗。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
李杰介紹說,,中國國產航母是一艘看起來和遼寧艦很像,,但內容完全不同的新型艦艇,雷達,、通信,、武器等核心系統(tǒng)將全部采用中國最新型號。按照航母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形成戰(zhàn)斗力需要3至5年時間,,遼寧艦的研發(fā)和使用經驗可以使我們少走彎路。
此外,,美媒還稱中國已經在進行艦載機電磁彈射系統(tǒng)的測試,,報道指出如果該系統(tǒng)測試成功,中國未來的航母將是一直非常強大的作戰(zhàn)力量,。
軍事評論員曹衛(wèi)東指出,,使用彈射起飛后,固定翼預警機可在航母上起降,將大大提高航母的作戰(zhàn)性能,,固定翼預警機發(fā)現(xiàn)目標和指揮控制能力遠勝艦載直升機,。目前只有美國的航母使用了電磁彈射技術,而電磁彈射代表了未來航母彈射技術的發(fā)展方向,,中國將來的航母肯定會采用電磁彈射技術,。
一艘航母無法完成中高強度作戰(zhàn)
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北京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在中高強度作戰(zhàn)情況下,,一艘航母完不成作戰(zhàn)任務,。
尹卓表示,這種解讀是從軍事角度來說的,,航母有維修周期,,一般服役兩年多以后,就要到中修期,,再有幾年就要進入大修期,。大修期的時候,航母大概有一年多不能使用,。一個國家如果只有一艘航母,,這期間任何作戰(zhàn)任務就很難完成。
一般來說,,國家擁有航母,,至少兩艘比較合適。如果海外威脅不多,,能容忍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沒有航母可用,,那一艘也可以。如果始終都有一艘航母待命,,要執(zhí)行任務,,至少要有兩艘,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作為中高強度作戰(zhàn)情況下,,一艘航母完不成作戰(zhàn)任務。因為在進行作戰(zhàn)期間,,航母每三到五天,,就要進行一次油水補給,五到六天就要進行一次彈藥補給,。在高強度作戰(zhàn)時,,彈藥補給三天到五天就要進行,跟油水補給差不多同一個頻率,?!币空f,,彈藥補給是通過垂直補給,比如用直升機,,油水補給通過海上的補給艦,,這時候航母的艦載機是不能起飛的,如果敵人此時進攻該怎么辦,。
因為航母在戰(zhàn)區(qū),,要退到戰(zhàn)區(qū)邊緣去補給,但是敵人沒有戰(zhàn)區(qū)邊緣的概念,,只要找到你就會攻擊。因此,,這時候一般需要雙航母戰(zhàn)斗群,,其中一艘航母提供掩護。因為航母的補給時間比較長,,如果整個編隊要補給完,,要8個小時以上,這期間,,艦載機不能起降,,這對航母的作戰(zhàn)能力是個大的制約,所以,,一般是雙航母戰(zhàn)斗群才成為作戰(zhàn)編組,。
關于航空母艦
1970年即組織航母方案論證
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艘真正具有全通甲板的航母誕生于1918年的英國,,叫做“百眼巨人號”,。而中國人對于海洋的探索,幾乎沒有停歇過,。明早期的鄭和下西洋,,就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遠洋航海探險,比哥倫布,、麥哲倫等歐洲航海家早了近一個世紀,。
當時鄭和船隊供正副使乘坐的巨舶長44丈、寬18丈(一丈約等于3.3米,,也就是說長120多米,,寬約6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大概也可以算當時的“航空母艦”了,。
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中國人第一次對現(xiàn)代航母開始“有想法”,,則是1928年,。提出這個概念的人是陳紹寬,。陳紹寬被任命為海軍署長后,提出要花2000萬建造航空母艦的想法,。但此后不久內戰(zhàn)爆發(fā),,陳紹寬的航母計劃不得不流產。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何時開始準備造航空母艦,?原軍委副主席劉華清在《劉華清回憶錄》一書中披露,早在1970年,,他就根據上級指示,,組織過航空母艦的專題論證,并上報過工程方案,。
“1982年,,我當了海軍司令員,航空母艦在我心頭的分量,,自然大不相同了,。我國是一個瀕海大國,有3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我們的海防邊疆遼闊,,卻只有中小型艦艇和短程岸基航空兵,一旦海上發(fā)生戰(zhàn)事,,有時只能望洋興嘆,。發(fā)展航空母艦,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眲⑷A清在書中寫到,可是很遺憾,,當時國家經濟力量不行,。
1984年初,在第一屆海軍裝備技術工作會議上劉華清表示:海軍想造航母也有不短時間了,,現(xiàn)在國力不行,,看來要等一段時間。
1986年11月,,劉華清主持召開海軍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邀請了軍內外領導和著名專家。不少同志建議海軍發(fā)展航母,,這和劉華清的想法不謀而合,。
“1987年3月31日,我向總部機關匯報了關于海軍裝備規(guī)劃中的兩大問題:一是航母,、一是核潛艇,。這兩個問題涉及到海軍核心力量的建設,,是關鍵性問題。從長遠看,,對國防建設是有利的:這兩項裝備不僅為了戰(zhàn)時,,平時也是威懾力量。我們設想,,對航母的發(fā)展,,‘七五’開始論證,‘八五’搞研究,,2000年視情況上型號,。”劉華清回憶道,。
用半成品改造成的“遼寧號”
中國第一艘航母的誕生,,似乎應了一句話:“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p>
遼寧艦起飛助理放飛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
遼寧艦起飛助理放飛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
1970年4月,,中央軍委下達“組建航空母艦研究隊伍”的命令,。1992年,一個讓航母從論證走向現(xiàn)實的機會出現(xiàn)了,。
據海軍前裝備技術部部長,、少將鄭明回憶,蘇聯(lián)解體后,,大量軍工企業(yè)許多業(yè)務下馬,,航母項目亦在其中。1991年年底或1992年初,,一位中國院校的老師與烏克蘭造船學院的同行交流聯(lián)系時,,對方提及自己國家的航母造不下去了,就放在學校附近,,邀請其有空過來看看,。
回國后,這位老師馬上向上級匯報了此事,。1992年3月,,一支由我國造船技術專家和軍方代表組成的航母考察團來到烏克蘭。
前海軍副司令員張序三說,,海軍當時的思路,,一是買個半成品,另一個是自行研制,,“前一種更適合起步”,。
回國后,,考察團給上級寫了一份報告。但報告遞上去以后,,一直沒有回復,。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1998年,,澳門創(chuàng)律旅游娛樂公司通過競標,,以2000萬美元買下“瓦良格”。2002年3月,,“瓦良格”抵達大連后,,相關方曾為如何處理它發(fā)生爭執(zhí)。擔心此舉會帶來外交風險的有關部門對購買“瓦良格”頗有意見,,一些其他的機構還曾建議將“瓦良格”拆成廢鋼鐵,。
一直在航母問題上孜孜以求的軍方有關部門認為這樣做有點可惜,建議“將其改建成一艘訓練艦也好”,。于是,,一個關于改建“瓦良格”號的報告報上去,并最終獲批,。
2011年7月27日,,中國國防部宣布了正在改造航母的消息。軍方第一次正式承認了“瓦良格”號的存在,。
2011年8月10日,,新華社發(fā)布了一條簡短的電文:根據改造工程進展情況,8月10日我航母平臺進行出海航行試驗,。
按照試驗計劃,,首次出海試驗時間不會太長,返回后將繼續(xù)在船廠進行改裝和測試工作,。
根據海軍的慣例,,軍艦在正式服役之后才有真正的命名。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名字到正式服役那天才會公開,。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舉行了隆重的入役儀式,成為中國海軍戰(zhàn)斗序列的一員,?!巴吡几瘛闭礁麨椤斑|寧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