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總十三問|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學習小組按]
去年12月11日,,習總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發(fā)表了長篇講話,。講話中,,對黨校工作者,也是對理論界提出了13個問題:
1,,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
2,,如何看待社會主義本質特征
3,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
4,,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5,,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學內涵和實踐
6,如何看待西方所謂“普世價值”
7,,如何準確把握“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
8,,如何深刻領會新的發(fā)展理念
9,如何科學認識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
10,,如何看待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
11,,如何看待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
12,如何看待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tǒng)一
13,如何看待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學習小組(微信號xuexixiaozu)與中央網(wǎng)信辦網(wǎng)絡新聞信息傳播局聯(lián)合推出相關專題,,其中包括梳理總書記本人對這十三個問題的一些闡述等,。今天推的是:“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習總如何看待加強和改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1,、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層面民主制度同基層民主制度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符合我國國情,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yōu)勢,,是中國發(fā)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所以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增強社會創(chuàng)造活力,確保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和平發(fā)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所以必須堅持開放的發(fā)展,、合作的發(fā)展,、共贏的發(fā)展,擴大同各方利益匯合點,,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所以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fā)揮黨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這些年來,,我們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執(zhí)政能力得到新的提高,,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得到保持和發(fā)展,,黨的領導得到加強和改善。同時,,與國內外形勢發(fā)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歷史任務相比,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黨組織建設狀況和黨員干部素質,、能力、作風都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面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全黨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牢牢把握黨的建設總要求,,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zhí)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使我們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2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