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湖北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
近日,,湖北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撰文,,公開談了很多扶貧干部“早就想講卻不敢講”的問題——有少數(shù)貧困戶帶著“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我掐著你玩”的心態(tài),,被國家的好政策養(yǎng)得“渾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數(shù)貧困戶對來家里幫扶的干部很麻木,,認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為自己不脫貧干部交不了賬……
以下為全文:
精準扶貧中自強感恩教育要跟上
深更半夜寫這篇文章,,是近期出現(xiàn)的個別現(xiàn)象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在進入正題之前,,總覺得不好拿捏,因為,,這篇文章我想用“教育”這個看上去很嚴肅的詞來說說我們衣食父母——老百姓,,這就像是說自己父母的不是,怎么也開不了口,。在我們傳統(tǒng)的潛意識中,,父母就算錯了也是對的,以為這就是孝道,。但理性一想,,這是偽孝。如果父母去做不道德的事或有失顏面的事,,當兒女的還默認他去做甚至慫恿他去做,,是不配稱孝子的。比如,,有人在我們家困難的時候幫了我們,,父母卻不曉得感恩,遇上不順心的事還去找對方的岔,,把不順心歸結(jié)于對方的幫助,,那當兒女的正確的做法是勸說父母不要這樣。這應(yīng)該也是一種教育,。教育不僅僅是父母對兒女,只要是正確的目的,,任何人之間都可以產(chǎn)生,。正是基于這種思維轉(zhuǎn)換,我覺得寫這篇文章會內(nèi)心溫暖,,父母的偉大里一定有人人都需要的兩個字:感恩,。因為只有懂得感恩,幸福才會簡單,,想讓父母幸福的兒女一定不會是不孝的兒女,。
前不久,巴東某鄉(xiāng)有位分散搬遷安置的貧困戶,,過去房屋很差,,在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兩種方式中,他自己選擇了在他老家附近分散安置建房,。根據(jù)分散建房安置政策,,貧困戶自己平整地基,,政府按照人平2500元的標準給他平地基的補助(他家四口人,平地基的補助是10000元),。待他平整好地基之后,,政府花十萬元左右把房子建好送給他,不再需要他花錢,;結(jié)果在他自己平地基過程中,,因自己施工不當?shù)鼗嗫擦蚜丝p,導(dǎo)致平地基的費用超過了10000元,。他“理直氣壯”的到鄉(xiāng)政府反復(fù)大鬧,,要政府給他“賠”錢。理由是政府要他脫貧,,要他修屋,,才會有地基問題出現(xiàn)。
咱們把這事擺到桌面上論一論,,用我們農(nóng)村話說,,如果這位貧困戶稍微有點哈數(shù),稍微知道點好歹,,稍微曉得點倒正,,都不會鬧得這么荒唐。這怎不叫人痛心,,因為這個貧困戶完全對黨的好政策沒有一丁點感恩心理,,對政府給他家的大力幫助沒有一丁點好歹的鑒別。
現(xiàn)在,,有少數(shù)老百姓確實出現(xiàn)了這樣的心態(tài):“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我掐著你玩”,,成為無理取鬧的潛臺詞,。有少數(shù)貧困戶對來家里幫扶的干部很麻木,認為干部比他更得急,,他不脫貧干部交不了賬,,而且脫貧表上還要他簽字呢!
面對這些現(xiàn)象,,當干部的肯定不能與老百姓計較,、賭氣,因為躬身為民是當干部的本分,,為了老百姓的事當干部的也應(yīng)當受得了氣,。巴東是國家級重點貧困縣,17萬多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政府的職責(zé)所在,,等不起,、慢不得,。習(xí)總書記在中央扶貧工作會上強調(diào),“要和全體老百姓一起算賬,,要讓老百姓認賬”,。巴東在精準識別階段,全縣屋場,、院子會達5000多場次,,每次屋場院子會都嚴格履行了八步走的程序,我們真正地面對了全體老百姓,,誰是貧困戶誰不是,,都是老百姓評出來的,都是大家認了賬的,。
但是,,針對種種不自強、不感恩的現(xiàn)象,,在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這個時間點上,我們是不是也應(yīng)該把加強貧困戶的主動脫貧意識和老百姓的教育問題擺上議事日程,。五年來,,我對干部的管理一直是聲嚴厲色的,對老百姓,,我沒說過重話,。時下,一說教育當官的好像就是正確的,,一說教育老百姓好像就怕政治上不正確,,其實這個問題不容避諱,特別是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應(yīng)該要明確提出來,。
習(xí)總書記說過:“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本珳史鲐毑粌H是幫助貧困人口改善生存條件,,讓他們經(jīng)濟上翻身,精神上也要翻身,,即“口袋”與“腦袋”同時富起來,。這個過程中,政府和老百姓需要同時發(fā)力,,政府拉一把,,自己更要努力,。絕不能黨的政策好就靠國家養(yǎng)著,而且養(yǎng)著養(yǎng)著還覺得渾身上下不舒服,,有點不如意的事就去找政府“碰瓷”,。“扶貧”與“脫貧”兩個詞,,前者是外因,,后者是目的,關(guān)鍵還得靠自身的努力,。如果自身都是麻木的,,那么再好的政策再多的幫助都可能只會解決燃眉之急,即我們常說的扁石頭怎么扶得起來,,稀泥巴怎么扶得上墻,。
當然,這不是去責(zé)怪老百姓,,歸根結(jié)底就是我們對群眾的教育的缺失,。下一步,我們是不是要響亮的提出來,,也要教育民眾,,引導(dǎo)民眾,要自強,,要感恩,,要知好歹。沐浴在黨的惠民政策中,,我們更要有“干凈自強”的巴東精神,,這種精神不僅當官的要有、干部要有,,全體老百姓都應(yīng)當有,,人人都要踐行。正所謂,,以黨風(fēng)帶政風(fēng),,以政風(fēng)淳民風(fēng)。民風(fēng)怎么淳,?就得靠教育和引導(dǎo),。“越窮越光榮”的時代早已過去,,我們正置身于一個需要自強,、需要感恩的時代,因為,,我們將迎來的是一個全面小康的社會,。
好啦,,大道理就不講多了。最后給鄉(xiāng)鎮(zhèn)的頭頭腦腦們提個要求,,把開會念文件的時間擠一點出來,,到群眾中去,多開屋場院子會,,多給群眾交一些政策的底,,多跟群眾交交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寓教于樂,吃了苦也讓衣食父母們心疼一下,,再不忍心找你們扯橫皮,。再就是,群眾的教育引導(dǎo)可不能生硬的說教哦,!你們能不能想一些既接地氣,,老百姓又看得懂的標語刷出去,讓老百姓也體會體會你們的苦心,。比如:“國家大力扶持,,我們曉得好歹,最終脫貧要靠我們自強勤快”,?;蛘哒f:“黨的政策好,自己也要使力搞”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