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973物聯網首席科學家劉海濤預言:
物聯網將超越互聯網,,助推中華思維主導世界
劉海濤(物聯網專家)
1968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二級教授,無錫物聯網產業(yè)研究院院長。
國家973物聯網理論與實踐首席科學家
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國家物聯網基礎標準工作組組長
國家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組長
國家傳感網工程技術中心主任
國家環(huán)保物聯網工程中心主任
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2009年獲CCTV中國年度經濟人物,2012年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今天,互聯網發(fā)展到了頂峰時期,,如果說互聯網帶來的地球村是信息的地球村,,那么,物聯網則是實體世界的地球村,。一早起來,,奧巴馬在美國接見了誰,大家上網一查就知道。但這就叫地球村嗎,?你在鄰居家喝茶,,一墻之隔,家里被盜了,,你知道嗎,?不知道。所以,,互聯網帶來的地球村,,只是信息的地球村,而非實體世界的地球村,。
實體世界要靠什么,?要靠物聯網。
物聯網超越互聯網
互聯網帶我們進入了一個虛擬世界,,但是虛擬世界解決不了霧霾,、交通、安全,、能源,、健康等實體世界的問題。
互聯網與物聯網真的不一樣,?;ヂ摼W的信息都是人工輸進去的,都是事后的,、主觀的,,有真的,也有假的,。物聯網是把實體世界的每一個脈動以人為不可操縱的方式聯到物聯網體系,,它是客觀的,內容是真實的,、實時的,,可預警或可預測的。物聯網上的信息是實體世界的鏡像反映,。
從這個角度來講,,物聯網是超越互聯網的。
物聯網超越智能化
你半夜開車時,,遇到紅燈,,即使沒人沒車你也不能通過,這不合理,,這是浪費資源,,這是智能化帶來的智能交通的紅綠燈控制車流,。物聯網來了,把它變革成了車流量控制紅綠燈,,并已經有現實的應用,。通過智能安防的攝像機系統(tǒng)抓捕逃犯,這是智能化做到的事后追蹤,,而物聯網卻能做到事先預警,,防范于未然。從這些角度看,,物聯網是超越智能化的,。
互聯網架構是美國人的,物聯網架構是中國人的
物聯網的標準化是國家在該領域綜合實力的體現,,而架構標準則是標準化的核心,,就像憲法之于法律的意義。
互聯網的架構是美國人的,,但物聯網架構是中國人的,,因為中國拿到了國際物聯網架構的設計權、主導權,,從架構主導到操盤手都是中國人,。我們保持著引領全球物聯網架構的領先地位。
物聯網的四大本質特征和社會屬性
物聯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肯定不能簡單的想象成是互聯網的延伸,,我們來看看物聯網有別于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等的四大本質特征,。
首先,,關注外部?;ヂ摼W關注的是內部,,物聯網關注的是外部。
其次,,不確定性,。物聯網關注的外部事件是不確定性的,互聯網關注的網絡內的信息內容是確定的,。
第三,,不可重復。物聯網關心的事件不能復制,,比如今天某個時刻有人把我手機偷走了,,這個時間,、地點,、小偷的行為,,不可復制?;ヂ摼W關心的內容復制太容易了,。
第四,事件驅動,。物聯網面向的是紛繁復雜的外部物理實體世界,,互聯網關注網絡內部的信息內容是人為輸入的,用互聯網的架構去滿足物理實體世界的事件肯定是不行的,。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環(huán)境,,要求物聯網的架構組織,、任務分工、協(xié)同體系是不一樣的,。比如,,小偷是從窗子跳進來,還是破門而入,,感知他行為的終端分布,、系統(tǒng)是不一樣的,小偷的事件驅動了此次事件的物聯網架構組成,。
這四大本質,,用什么樣的架構體系才能滿足?要找到以不變應萬變的架構,,那就是最靈活的“團隊”架構,。“團隊”不是“單個人”,,物聯網終端是打著引號的人——智能終端,,它們形成團隊,有組織,、有分工,、有紀律,不同任務,、目標,、環(huán)境,它們的組織分工協(xié)同是不一樣的,,這叫團隊協(xié)作,,是社會屬性,是物聯網的核心,。
物聯網讓IT從虛擬世界走向實體世界
大數據的核心是信息共享,,是互聯網的產物,,是網絡結合計算來實現數據挖掘和服務。物聯網的核心是大數據嗎,?不是,,大數據是根據歷史情況進行趨勢判斷,不能判斷某個具體事件,。物聯網關注的是外部物理世界的事件,,提供事件的服務,是大事件,,事件是數據的物理屬性的封裝,,不是大數據。
它是超越互聯網,,讓IT從虛擬世界走向實體世界,,讓整個IT體系從智能化的架構走向社會化屬性的架構,社會化架構就是自我組織的架構,,是一種高度自適應,、自我完善的架構。
從“互聯網+”到“物聯網×”,,傳統(tǒng)行業(yè)轉型升級之路
“互聯網+”加的是傳統(tǒng)各行各業(yè),,解決的是傳統(tǒng)行業(yè)流通領域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物聯網則是面向實體世界,,是對傳統(tǒng)行業(yè)的核心,、模式的深刻變革,是虛實交融的實體經濟,,對傳統(tǒng)行業(yè)的影響遠超過互聯網,,因此,我們稱之為“物聯網×”,。物聯網將推動“互聯網+”時代到“物聯網×”時代,。
物聯網改造幾乎不挑行業(yè),基本沒有行業(yè)是不需要物聯網的,,它是傳統(tǒng)行業(yè)改造轉型的全新之路,。
物聯網金融——金融模式新革命
物聯網×金融會是什么?是物聯網金融,一個全新的領域,,是我們和平安銀行全球首創(chuàng)的新領域,。互聯網金融現在很火很火,,互聯網上信息是人輸進去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實現了信息流和資金流的二流合一,缺乏對實體企業(yè)的有效掌控,互聯網金融和傳統(tǒng)金融一樣是主觀信用體系,。物聯網是面向實體世界的,,物聯網上的信息是通過物聯網終端和系統(tǒng)形成的物理世界的鏡像反映,是客觀的,,物聯網金融是客觀信用體系,。物聯網金融才是實現了資金流,、信息流,、實體流的三流合一,全面降低虛擬經濟的風險,,將深刻而深遠地變革銀行,、證券、保險,、租賃,、投資等眾多金融領域的原有模式。
物聯網電商——客觀誠信商業(yè)的體系建立
物聯網×電商,,會讓電商模式發(fā)生根本的變革,。我們最擔心互聯網電商上的假貨,物聯網電商依托物聯網技術,,對商品實現全程無遺漏環(huán)節(jié)的監(jiān)管,,物聯網電商上賣家無假貨,商家無需額外抵押物可在線貸款,。也可同時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產能過剩的問題。這也是咱們全球首創(chuàng)的新領域,,也已經全面落地,。
物聯網推動工業(yè)4.0,超越智能制造
物聯網×工業(yè)將使工業(yè)發(fā)生新的革命,。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是蒸汽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是電力,第三次工業(yè)革命是制造業(yè)與IT,、電子的結合,,它帶來了智能化、自動化,、精準制造,。工業(yè)4.0——是信息物理系統(tǒng)(就是物聯網)支撐下的工業(yè)第四次革命。超越智能化,、超越互聯網的物聯網體系,,帶給工業(yè)4.0到底是什么?物聯網推動工業(yè)制造是智能制造嗎,?肯定不是,,至少應該是超越智能制造的,。物聯網以其社會屬性的架構,關注的是制造環(huán)節(jié)間的協(xié)同,,產業(yè)鏈間的融合,,研、產,、融,、商深度融合的邊際效應,推動制造業(yè)的服務和運營商,,這才是工業(yè)4.0要做的事情,。
物聯網推動全新的經濟運行模式,助推大國崛起
物聯網×產業(yè)——對傳統(tǒng)產業(yè)的技術改造,、模式再造,,物聯網×金融——物聯網金融對產業(yè)鏈的資金支持,物聯網×電商——物聯網電商提供大宗原材料到商品的訂單,,三者的融合,,讓智能制造的運營商——產業(yè)鏈的運營產生交叉融合,將誕生市場計劃經濟體系,,克服產能過剩,。物聯網將帶來全新的經濟增長新模式,助推“一帶一路”經濟一體化,,促進中國成為全球新一輪經濟發(fā)展的整合者,,這是中國大國崛起的重要機遇。
物聯網思維助推中華思維主導世界
互聯網思維是去中心化的扁平思維,,是以人為本的人人生而平等思維,,是確定性思維,是邏輯推理思維,,非常符合西方人的思維方式,。
物聯網思維不再是扁平思維,是有組織,、有分工,、有協(xié)同的社會化體系思維,不再是以人為本,,而追求的是人與實體世界的和諧共融共存共發(fā)展,,天地人的合一,物聯網思維是不確定性思維,,是中國人的中華思維方式,。
從這個角度來說,互聯網是西方思維,物聯網是中華思維,,物聯網思維也將推動全球從西方思維為主演變到中華思維為主,,物聯網一定是中國人在主導,因為它符合我們中華思維,,中國的世紀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