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對“標題黨”有必要出臺一些狠招治理
12月5日,,北京市網信辦通報了多起網絡媒體涉及“標題黨”違規(guī)行為的案例。很多都是來自網易,、搜狐,、新浪、鳳凰網等受關注度很高的網絡媒體,,影響惡劣,。
看了關于對“標題黨”通報的新聞,回顧一下我們的日常感受,,覺得“標題黨”問題比通報的還要嚴重,,還要復雜,。比如,2014年,,有學者表達了自己對《繼承法》遲遲得不到修改的焦慮,,媒體在刊發(fā)這一新聞時,使用了《將配偶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不妥》的標題,,因而招來了數萬網友的吐槽,。但對照全文來看,這位學者的核心觀點,,是“有第一順位繼承人(比如子女)的時候,配偶跟第一順位繼承人一起繼承,;有第二順位繼承人(比如父母)的時候,,配偶跟第二順位繼承人一起繼承,份額逐漸增加,?!辈⒉皇莿儕Z配偶的繼承權,“不妥”之說根本不成立,。
當然,,這還算是比較柔性、輕度跑偏的“標題黨”,。那些讀遍全文也沒找到標題透露內容的“無中生有”型標題,;那些夸大事實,虛張聲勢,,混淆表像與本質,,存心誤導公眾的“挑事兒”型標題;那些利用社會流行語的戲謔特征,,故意把彼意偷換成此意,,讓循著標題點擊者上當的“窮極無聊”型標題,顯然就更加可恨了,。
眾所周知,,如今網媒是“標題黨”的重災區(qū)。這種現象浪費大量的社會傳播資源,,也帶來了誤導公眾,、制造混亂的社會負面問題,同時也給網媒自身帶來一定的信任危機?,F在,,不少人掛在嘴邊上的“連網上的東西你也信?”這句話,,就是一些網媒自我作踐的真實寫照,。既然如此,,為什么網媒還一再出現“標題黨”呢?這又不能不從網媒的生存環(huán)境上找原因,。
一般來說,,訪客流量是網站贏利模式中的關鍵要素,為獲取流量,,千方百計吸引網民點擊,,就是網媒的最大行為動力。傳統媒體對標題的要求,,是依附于內容存在的“著重具體性,,力求準確性,突出簡明性,,增強形象性”等,。而到了網絡媒體,標題的功能基本就只剩下了一個——激發(fā)被閱讀的欲望,。為了吸引點擊,,網編甚至可以不考慮內容。無論多么聳人聽聞的手法,,無論社會輿論如何批評,,他們都會以“聞著臭,吃著香”的心態(tài)樂此不疲,。
筆者記得,,對于網絡媒體的“標題黨”現象,去年好像集中整頓過一次,,許多網站因此重新建章立制,,約束網編,情況有了一些好轉,。但是從這一次網信辦通報的案例看,,“標題黨”似有重新抬頭之勢。而這一次在北京網信辦通報“標題黨”的報道中,,除了列舉了案例,,同時也把其網站自己規(guī)定的《新聞標題制作規(guī)范》一并刊發(fā),使其相關制度與違規(guī)現實對照呈現,,鮮明暴露出一些網媒對“標題黨”表面上反對,、實際上依賴的“臭豆腐”心態(tài)。
據悉,,北京網信辦對上述已查實的“標題黨”違規(guī),,將依據有關規(guī)定作出相應處罰。罰到什么地步,,能否觸及靈魂,?如果處罰不疼不癢,,“標題黨”現象收斂一點后,還會變本加歷,。而為了促使網站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確保網傳新聞不被騙取點擊的利益訴求所綁架,網管部門不妨以“亂世重典”的思路,,出臺一些有望根治的狠招,。比如,對網站的自采新聞,,要像傳統媒體那樣,,建立責編總編各自把關、各負其責的制度,;對于轉發(fā)新聞,,一律不得擅改標題,否則以違規(guī)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