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并非漫長無邊,無非求一順心意,、開心顏,我于年近不惑請辭,,僅與個人心性志趣有關,同時也源于不想久事筆硯文牘之間而無所用事,。此外還有一個或許卑微細小,、但于我而言卻萬分重大的原因:作為一個十歲單親孩子的父親,我需要有正當合理的陪伴輔導孩子的時間,。
在此作一承諾,,也提一點請求:雖然辭去職務,,但黨員身份還在,因此我承諾一如既往嚴格遵守黨紀黨規(guī),,特別是模范遵守,、運用、維護法律,,做法治的信仰者和實踐者,。
我清白來去,,今后也自當在法治與理性軌道行事,,請強大自信的組織尊重并保障本人各項合法正當權益,不打不壓,,聚散相安,揖禮而別,。
幾年前我通過全國司法考試拿到A證(可全國范圍執(zhí)業(yè)),由于某種自我要求,,這些年始終沒舍棄法律學習,,也曾在基層法院做過幾年人民陪審員,因此辭職后擬做律師,。由于起步已遲,,故只能專注一二,慮及畢竟在體制內十五年余,,對公權運作相對熟悉,,初步計劃在刑事、行政訴訟等領域聊為稻粱謀,;倘能更進一步,,于安身立命之余還能見證、參與民主法治點滴寸進,,則固所愿也,!
作此個人選擇自然不會是輕松坦途,但“世間安得雙全法”,。而且國家高舉法治大旗,,州委州政府這些年也致力于建設“法治恩施”,法治環(huán)境日彰,,公民權利保障更充分,,律師在法律共同體中的作用也受到較多重視,我愿對此持有信心,。
孫涌
2015年4月18日
湖南一法院官員
辭職信:“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
辭職信全文:
人生或如登山,仰頭望峰高路窄,,人云堅持方能登頂,;又或如掘井,,扶鋤立石堅泉微,告己專注才可得金,。入職岳法十載,,不可謂未堅持,耕耘民商一線,,不可謂不專注,,誠惶誠恐,未敢失卻初心,。初則喜正義之伸張,,樂法律得施行,不屑媚俗,,安于清貧,。久矣疲命于雜務,掣肘各情形,,荒于教子,,未盡孝心。
今已累案牘,、顯勞形,,業(yè)務未見精進,激情日漸消弭,。雖不懼司改,,奪員額有信心,然不思鉆營,,佇山底久矣,,再十年當仍如是。年逾不惑,,細思恐極,,憂年華不再,登臨無期,,趁惰形未成,,愚勇尚存,下決心,,舍法槌于公堂,,求自在于市井,不褻獬豸(xie zhi),,不辱女神,。既往不悔,當下不疑,,未來不迎,。
懇請領導準予本人離職,。
梅永紅
山東濟寧市市長梅永紅
朋友圈轉發(fā)文章:“永遠保持可以隨時離開的能力”
正廳級干部、山東濟寧市市長梅永紅的辭職曾經令外界嘩然,。有人猜測梅永紅因為工資低離職,,專業(yè)背景和資源較廣,和華大是“老熟人”,,下海好開展工作,。梅永紅選擇了沉默。梅永紅的朋友圈轉載過一篇文章《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文章中提到了公務員的生存狀態(tài),,大意是公務員抱怨的多,辭職的少,,因為在體制內“舒服”了太久,,旱澇保收,,失去了隨時離開的能力,,“其實如果你始終保持這種能隨時離開,并且離開之后能過得比現(xiàn)在更好的能力,,也就給了你一種無欲則剛的底氣”,。
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的能力
標題的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我聽來的,。
這句話的原版是“體制內的讓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永遠保持隨時可以離開而且離開之后能比現(xiàn)在過得更好的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