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6日,89歲的張福智老人離世后,,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108位,。第三個(gè)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選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用影像記錄他們的傷痛記憶和生活現(xiàn)狀,,以銘記南京大屠殺中所有無辜受難者。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
馬秀英在南京家中(11月18日攝),。馬秀英,1922年出生,。1937年冬,,家住南京漢中門附近南衛(wèi)巷的馬秀英一家遭難,18歲的三哥被日軍拖上汽車帶走,,從此下落不明,。馬秀英與母親逃進(jìn)難民區(qū)后得以幸存。如今馬秀英耳不聾,、眼不花,,腿腳還算利索,,與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
易翠蘭在南京臨時(shí)租住的房子門前,。易翠蘭,,1923年5月6日生于南京老城南。1937年冬,,易翠蘭被家人在臉上涂滿鍋灰裝扮成男孩,,輾轉(zhuǎn)在五臺山難民區(qū)和金陵女子大學(xué)難民收容所避難。雖然最終從血泊中死里逃生,,但她因遭日軍用槍托毆打,,落下終身病根,經(jīng)常疼痛難忍,。
易翠蘭的兒子陶盛福在幫助老人穿戴衣物(11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李響攝
李高山在南京家中(11月21日攝),。李高山,1925年出生于廣東茂名,。1937年冬,,只有十三歲的李高山作為士兵參加了南京保衛(wèi)戰(zhàn),,被日軍抓捕后死里逃生。如今老人與兒子住在一起,,七八年前患腦梗后腿腳不便,,患有老年性耳聾,但很健談,。新華社記者韓瑜慶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