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航天2017年“小目標”:要從月球取回一捧土)
在已經(jīng)過去的2016年,中國航天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七號成功首飛,,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正式投入使用,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我國全年宇航發(fā)射次數(shù)超過了俄羅斯的17次,,以22次的成績與美國并列世界第一。
2017年,,中國航天將再創(chuàng)新高,。記者了解到,我國全年計劃實施約30次發(fā)射任務,,不僅載人,、探月、北斗,、高分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將繼續(xù)推進,,在通信衛(wèi)星,、遙感衛(wèi)星、科學實驗衛(wèi)星以及商業(yè)航天領域也將“多點開花”,。中國航天要干哪些令人期待的大事,?
貨運飛船要給天宮二號“送快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此前表示,我國首個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將于2017年上半年,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由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開展推進劑補加等試驗。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此前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天舟一號是我國全新設計的飛船,。它擁有兩個獨立設計的推進劑儲箱,不僅為天宮二號攜帶一箱推進劑,,用于自身控制的推進劑也可以“轉(zhuǎn)讓”,。
“推進劑補加是‘慢工出細活’的過程,需要5天左右時間,?!崩顒φf,以前無人及載人飛船的對接機構主要是電路連接,,為了補加燃料,,貨運飛船跟天宮二號增加了液體連接,而且推進劑和氧化劑分別有不同接口,。燃料補加共有30多個步驟,,所需地面操作十分復雜。
天舟一號的軌道設計也與此前飛船不同,?!按饲吧裰埏w船是‘28圈轉(zhuǎn)自主,31圈完成對接’,,整個過程要2天左右,。”李劍說,,“貨運飛船的設計是3到5天完成對接,,因為沒人,不用很著急,,可以用更多圈次來節(jié)省調(diào)姿所需的燃料,。燃料省得越多,可用于補加的就越多,?!彼€透露,此次任務中將開展一項快速對接試驗。目前俄羅斯已率先在貨運飛船上實現(xiàn)了快速對接,,整個過程僅用4到6圈就能完成,。我國也將開展相關試驗,技術成熟后可用于載人飛船對接,。
與天宮二號對接后,,天舟一號的工作時間將達到半年左右。我國將開展試驗,,利用它對空間站姿態(tài),、軌道進行控制。
嫦娥五號要從月球帶回土壤
中國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近日表示,,我國將在2017年12月前后發(fā)射嫦娥五號探測器,,實現(xiàn)月球軟著陸以及采樣返回。這意味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將完成。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科技委顧問葉培建院士介紹,,嫦娥五號包括軌道器,、返回器、上升器,、著陸器四部分,。到達月球軌道后,軌道器和返回器繞月飛行,,著陸器和上升器在月面降落,。著陸器用所搭載的采樣裝置在月面采樣后,裝入上升器所攜帶的容器里,。
隨后上升器從月面起飛,,與軌道器、返回器組成的組合體進行交會對接,,把采集的樣品轉(zhuǎn)移到返回器后分離,。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飛向地球,,在距離地面幾千公里時分離,,最后返回器回到地球。
中國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介紹,,嫦娥五號重達8.2噸,,將由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fā)射。此次任務有望實現(xiàn)我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