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去年12月7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發(fā)表講話,,對高校教育工作作了指導,。講話還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以及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根本問題,。
當日,,習近平首次點評“95后”大學生:
現(xiàn)在高校學生大多是“95后”,,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將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對當代高校學生,,黨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今天,,學習小組(xuexixiaozu)獨家首發(fā)習近平講話中的若干論述,,推薦給組員們學習,。
習近平:教育強則國家強
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是一個國家發(fā)展水平和發(fā)展?jié)摿Φ闹匾獦酥尽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視,。我們對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對科學知識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黨中央作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戰(zhàn)略決策,,就是要提高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
只有培養(yǎng)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大學。辦好我國高校,,辦出世界一流大學,,必須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并以此來帶動高校其他工作,。
習近平: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
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我國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fā)展道路,,扎實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我們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扎根中國大地辦高等教育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統(tǒng)一的,,只有扎根中國才能更好走向世界。
習近平:對當代高校學生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F(xiàn)在高校學生大多是“95后”,再過兩年,,新世紀出生的青少年也將走進高校校園,。他們朝氣蓬勃、好學上進,、視野寬廣,、開放自信,是可愛,、可信,、可為的一代。對當代高校學生,,黨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
習近平:馬克思主義是高校的鮮亮底色
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馬克思主義成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成為我們高校的鮮亮底色。要下大決心培養(yǎng)一批立場堅定,、功底扎實,、經(jīng)驗豐富的馬克思主義學者,特別是要培養(yǎng)一大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應該提倡各種學術思想和學術流派切磋交流,提倡對各種思想文化廣納博鑒,,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生動局面,。
習近平: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高校辦學育人全過程
我們強調(diào)學校教育,、育人為本,德智體美,、德育為先,,就是說高校要成為鍛造優(yōu)秀青年的大熔爐。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高校辦學育人全過程,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知識教育,、引領師德建設,,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加強黨史,、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習近平: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
一所高校的校風和學風,,猶如陽光和空氣決定萬物生長一樣,,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成長。好的校風和學風,,能夠為學生學習成長營造好氣候,,創(chuàng)造好生態(tài),思想政治工作就能潤物無聲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教師要精心從教,、學生要精心學習,,通過學問提升境界,,通過讀書學習升華氣質(zhì),,以學養(yǎng)人、治心養(yǎng)性,。學習是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習過程也是學生錘煉心志的過程,學生的不少品行要在學習中形成,。好校風,、好學風來自師生共同努力,而其基礎在于學校辦學方向和治理水平,。
習近平: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今天高校學生的人生黃金期,,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xiàn)完全吻合,。親自參與這個偉大歷史進程,實現(xiàn)幾代中國人的夙愿,,實乃人生之大幸,。當代學生建功立業(yè)的舞臺空前廣闊,夢想成真的前景無限光明,。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為學生點亮理想的燈,、照亮前行的路,,激勵學生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yè)中,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正確認識遠大抱負和腳踏實地,珍惜韶華,、腳踏實地,,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讓勤奮學習成為青春飛揚的動力,,讓增長本領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解疑釋惑的過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際上是一個解疑釋惑的過程,宏觀上是回答為誰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yǎng)人的問題,微觀上是為學生解答人生應該在哪用力,、對誰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樣的人的過程,,要及時回應學生在學習生活社會實踐乃至影視劇作品,、社會輿論熱議中所遇到的真實困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勢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時效性的關鍵。
習近平:文化滋養(yǎng)心靈,,文化涵育德行,,文化引領風尚
要注重文化浸潤、感染,、熏陶,,既要重視顯性教育,也要重視潛移默化的隱形教育,實現(xiàn)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既要讀萬卷書,又要行萬里路,。高校學生支教,、送知識下鄉(xiāng)、志愿行動等活動,,都展現(xiàn)了學生的風貌和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情懷。許多學生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實踐和社會活動中樹立了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
習近平: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規(guī)律,,遵循教書育人規(guī)律,,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習近平:教師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教師做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多年以后可能會過時,,可能會遺忘,,但教給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是學生一生的財富,會讓他們終生難忘。教師要成為學生做人的鏡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不斷播撒到學生心中。
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不可或缺,、值得信賴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兢兢業(yè)業(yè),、甘于奉獻、奮發(fā)有為,,為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實踐證明,這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隊伍,,也是一支值得信賴的隊伍,。各級黨委、政府和高校要像關心教學科研骨干的成長一樣關心思想政治工作隊伍成長,,使他們工作有條件,、干事有平臺、待遇有保障,、發(fā)展有空間,,最大限度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