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4年抗戰(zhàn)”入中國教材日網民誣稱“在篡改歷史”
【環(huán)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藍雅歌環(huán)球時報記者李萌】中國教育部新聞辦10日向媒體證實,,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zhàn)”概念,將“8年抗戰(zhàn)”一律改為“14年抗戰(zhàn)”,,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這則消息“刺痛”了有的日本媒體和網民。
有日本右翼媒體10日稱,,在此之前,,中國一直將“七七事變”作為抗日戰(zhàn)爭的始點,,現政府卻“修改歷史”,,把抗日戰(zhàn)爭的起點改為1931年9月18日,。中國政府似乎要通過歷史教育,進一步強硬對日姿態(tài),。該報道說,,在中國還有部分人認為,抗日戰(zhàn)爭也可以從“日清戰(zhàn)爭”開始,,提出“抗日戰(zhàn)爭50年”的說法,。中國有把抗日戰(zhàn)爭的時間進一步增加的傾向,。
10日,在日本雅虎網站上,,有300多條關于此事的留言,。有日本網友誣稱“這是在篡改歷史”。有人說,,“增加了6年,真厲害呀,。干脆寫成30年吧”,。還有人稱,“今天嫌中的感覺又加深了”,。
國防大學教授公方彬10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節(jié)點不同,尺度不同,,都是歷史史實,。這樣做,一是還原歷史的要求,。二是消除困惑,,既然日本大規(guī)模侵華14年,只講抗戰(zhàn)8年,,容易讓人誤以為此前接受侵略不反抗,。三是把中國共產黨堅定抗日更好地表現出來,因為東北抗聯是我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在國民黨“不抵抗”時就開展了抵抗運動,。
在日本,右翼勢力對中國的歷史教材一直頗有微詞,。日本麗澤大學特聘教授古森義久曾撰文批評中國教材只教授日本在戰(zhàn)爭中的殘虐行為,,卻無視戰(zhàn)后日本的和平主義和民主主義。
公方彬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記得歷史不是激發(fā)仇恨,,是避免歷史再現,出現災難性的后果,。對日本來說,,正面解讀比錯誤解讀更好一些。由于歷史上,,軍國主義在錯誤道路上走得太遠,,今天恰恰需要通過正確回顧歷史來避免發(fā)生問題,因此,,在歷史問題上,,認識越到位,越有利于中日兩國人民走向和諧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