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同志的家風(fēng)
作者:衛(wèi)煒
中國古代就有修身齊家方能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在現(xiàn)實家庭生活中,鄧小平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好爺爺,,努力樹立和營造良好的家風(fēng),。
尊老愛幼,相親相愛
鄧小平晚年生活在一個四世同堂,、兒孫繞膝,、其樂融融的大家庭中。
在這個大家庭里,,年齡最長的是鄧小平的繼母夏伯根,。夏伯根僅比鄧小平大五歲,是重慶一個貧苦船工的女兒,。1950年,,重慶剛解放,鄧小平就把夏伯根和自己的兩個妹妹從老家廣安接到重慶,,1952年又一同到了北京,,此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相互照顧,。夏伯根在家中操持家務(wù),,孩子們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同她交流。卓琳與夏伯根的婆媳關(guān)系也非常融洽,。夏伯根每年腌制的四川泡菜和豆腐乳等,,是鄧家餐桌上的必備品。
1974年8月,,鄧小平70壽辰時與家人合影,。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在江西勞動期間,夏伯根和他們相依為命,,一起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全家人對夏伯根都很尊重,鄧小平夫婦和兒女也隨孫輩們一道稱她為“老祖”,。鄧小平去世后,,家人繼續(xù)悉心地照料夏伯根,老人活到101歲高齡,。鄧小平還有一個小舅舅叫淡以興,,一直在廣安老家務(wù)農(nóng),解放后鄧小平雖然沒有答應(yīng)接他出來的要求,,但很關(guān)心他的生活,,每月都要從工資中寄錢給他,直到他終老,。
在記述鄧小平訪問美國的電影紀(jì)錄片《旋風(fēng)九日》中,,有一幕他在美國肯尼迪中心觀看表演后上臺親吻不同膚色兒童的動人場面,,解說詞說:“無論走到哪里,他從不掩飾對孩子的喜愛,?!笔堑模囆∑綈酆⒆?,在國內(nèi)視察和出國訪問是這樣,,在家中也是這樣。鄧小平和卓琳有5個子女,,除了戰(zhàn)爭年代寄養(yǎng)在老百姓家中和解放后住校學(xué)習(xí)外,,都是隨父母生活長大。此外,,還經(jīng)常有親屬和戰(zhàn)友的孩子住在家中,。從在江西勞動時起,鄧小平家中陸續(xù)有了4個孫輩,,像接力一樣,,每個孩子出生不久就被送到鄧小平夫婦身邊,由他們親自“照料”,。家屬和工作人員曾回憶說,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壓力多大,、工作多忙,只要一看到孩子,,老人臉上就露出笑容,,總是那樣慈祥。在《鄧小平》畫冊中有一幅他與孫子孫女坐在家門口臺階上的合影,,每個人都是那樣地自在開心,,鄧小平儼然是孩子們中的一員。
夫妻恩愛,,相濡以沫
鄧小平一生深情地愛著自己的祖國和人民,,也深情地愛著自己的家庭和妻子。1939年8月,,卓琳與鄧小平舉行婚禮后即隨丈夫奔赴太行前線,。從相識到相愛,從相行到相知,,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恩愛的家庭把他們緊緊連在一起?!?009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組委會授予卓琳的頒獎詞這樣說:“彩云之南的才女,、黃土高原上的瓊英,,攜小平手五十八載,硝煙里轉(zhuǎn)戰(zhàn)南北,,風(fēng)雨里起落同隨,,對她愛的人不離不棄,讓愛情變成了信念,。她的愛向一個民族的崛起,,注入了女性的堅定、溫暖與攙扶,?!?/p>
在鄧小平家中,卓琳可謂是一位典型的賢內(nèi)助,。在戰(zhàn)爭年代和解放初期,,卓琳做過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鄧小平到北京后,,她專心做機要秘書工作,,不圖名不為利,盡職盡責(zé),。在近60年的共同生活中,,他們始終相互尊重理解,相互體貼照顧,,同甘苦共患難,。鄧小平也很體貼妻子,在江西的時候,,卓琳身體不好,,血壓高,有時候上樓梯感到頭暈,,就對鄧小平說:“老兄,,扶我一把吧,我上不動了,?!编囆∑骄蜕焓址鲋蠘翘荨S幸淮梧囆∑皆诠S勞動時因低血糖暈倒了,,這可把卓琳急壞了,,趕緊找工人師傅借來白糖沖水給鄧小平喝下才緩過來。夫妻倆就這樣相依為命,,相濡以沫,,攜手度過了人生的低谷。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的核心以后,在領(lǐng)導(dǎo)改革開放,、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卓琳站在他的背后,默默地營造著和諧溫馨的家庭生活,。卓琳和兒孫們有一個共同心愿,,就是精心照顧?quán)囆∑剑瑢崿F(xiàn)他“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的愿望,。雖然鄧小平?jīng)]有等到香港回歸的那一天,但夫人卓琳代表他參加了莊嚴(yán)的歷史一刻,。
衣著簡單,,生活儉樸
在四川廣安鄧小平故居陳列館中,陳列著鄧小平生前穿過的部分衣物,,中山裝,、軍便服、白襯衫,、圓口布鞋,、視察南方時穿的布夾克等,還有用了幾十年的手表,、皮帶,。睹物思人,這些衣物是那樣的眼熟,,又是那樣的簡樸,。他經(jīng)常穿的那條的確良軍褲,上面煙頭燒的小洞依稀可見,。鄧小平在衣著上非常講整潔,但也非常簡單樸素,。很多衣服領(lǐng)子,、袖口都補過。據(jù)身邊工作人員回憶,,一次在杭州視察,,服務(wù)員在洗衣服的時候還問:“這是你的衣服還是首長的衣服,?”當(dāng)?shù)弥青囆∑降囊路?,服?wù)員看了好一會兒后說:“我要不是親眼看到,絕不會相信,!”
鄧小平生活一向儉樸,,表現(xiàn)在飲食上就是有什么吃什么,,從不挑食,從不吃滋補品,。川菜是他一生的愛好,,但也僅限于宮保雞丁,、麻辣豆腐之類。鄧小平吃飯簡單,,多數(shù)時間是看著孩子們吃,。20世紀(jì)60年代初,工作人員擔(dān)心鄧小平和大家一起吃營養(yǎng)不夠,,提出讓他單獨吃,,他不肯。有時給鄧小平單獨炒一個菜,,他卻分給孩子們,,自己一口也不吃。改革開放后生活好了起來,,鄧小平家伙食也改善了,,一般情況下都是“四菜一湯”,但晚上總有一個固定的大燴菜,,就是把中午所有剩的菜都燴在一起,。
生活儉樸的鄧小平一生沒有什么積蓄。晚年他和卓琳先后兩次以“老共產(chǎn)黨員”的名義向“希望工程”捐款,。他的著作《鄧小平文選》等出版后,,從來也沒有領(lǐng)取過稿費。當(dāng)?shù)弥多囆∑轿倪x》有一筆稿費還存放在出版社后,,他鄭重其事地把家人都召集在一起開會,。他說,雖然錢不多,,但是我得捐出去,。咱們來研究研究,這點兒錢能干什么,,捐到什么地方去,。最后鄧小平確定把錢捐給科技和教育事業(yè)。
不為做官,,只為做事
1977年7月17日,,在決定恢復(fù)鄧小平領(lǐng)導(dǎo)職務(wù)的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表示:“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tài)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dāng)共產(chǎn)黨人呢,既然當(dāng)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编囆∑竭@段感人肺腑之言,,是他真情的表白,也是在家中對家人的要求,。
鄧小平既是一位偉人,,同時,也是一位凡人,。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普通人的平常心,。他始終把自己作為人民的兒子。在晚年,,他希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樣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在家享受爺孫同飲的天倫之樂,。他喜歡孩子,,但不慣縱孩子,希望他們能夠?qū)W到做事的本領(lǐng),。1992年2月18日,,鄧小平來到位于上海南京路上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文具柜臺,借錢買了四包鉛筆和四塊橡皮,,送給孫子們,。他對孩子們說,鉛筆是讓你們好好學(xué)習(xí)的,,橡皮是讓你們明白,,錯了就要改。他還對孫輩們說:“你們要學(xué)點本事為國家作貢獻,。大本事沒有,,小本事、中本事總要靠自己去鍛煉,。”
輕松自然,,和諧溫馨
鄧小平一生喜歡大海,,喜歡大自然。他喜歡在大海中游泳,,說那里游泳自由度大,,有股氣勢。他曾和周恩來有過約定,死后要把骨灰撒入大海,。鄧小平對生死向來達觀,,曾經(jīng)對家人說:“我哪天去,哪天走,,不關(guān)緊要,。自然規(guī)律違背不得,你們要想透這個問題,?!编囆∑讲≈睾腿ナ篮螅胰酥滦胖醒?,再次轉(zhuǎn)達他本人捐獻角膜,、解剖遺體和骨灰撒入大海的遺愿,并最終實現(xiàn)了遺愿,,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者徹底的唯物主義情懷,。
1997年元旦,中央電視臺播放大型電視文獻片《鄧小平》,。病榻上的鄧小平看到了電視里一幕幕熟悉的畫面,,當(dāng)工作人員告訴他這是反映他的電視片時,老人臉上露出了羞澀的表情,。他是一個謙遜的人,,從不在家中談?wù)撟约旱呢暙I和地位;他是一個隨和的人,,從不在家中為一些瑣事生氣發(fā)火,;他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不喜歡搞特殊,。他出外考察,,要求盡量不要擾民,不封路,、不封山,、不閉園,見了群眾有時還會主動攀談,。在家中,,他也是普通一員,而不是嚴(yán)肅的家長,。家人和工作人員都不會因為他言語不多而感到不敢接近,,小孫子敢于在他不備的時候撓他腳心。在家中,,他關(guān)心每一個人,,包括工作人員,。據(jù)鄧小平身邊幾位護士回憶,她們從護校畢業(yè)后來到這里,,一天天成長,,談戀愛、結(jié)婚,、生孩子,,鄧小平夫婦把她們當(dāng)自己家里人,生了孩子要送衣服,,還都要抱到老人家身邊看看,。在這樣一個大家庭里,大家都感到很開心,,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