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4日報道,每到節(jié)假日,,隨份子吃酒席就像趕場一樣,。紅白喜事、祝壽喬遷,,親朋好友隨個份子送點禮,,大家在一起吃個飯喝個酒,是很多地方的風俗,。
但是,,近些年來,這樣的風俗卻漸漸變了味,。不光是講面子,、講排場、比闊氣,,為了收回禮金,,辦酒席的名目也越來越多,甚至有的地方連“母豬下崽”也要擺場酒,。人情消費越來越高,,人情漸成“人情債”。
被禮金“綁架”的鄉(xiāng)村:沉重人情債
在重慶市巫溪縣,,辦酒席不僅存在鋪張浪費的現(xiàn)象,,而且在婚喪嫁娶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無事酒”,,讓老百姓苦不堪言,。重慶市巫溪縣宣傳部常務副部長丁柱功告訴記者,在當?shù)?,高考失利有“安慰酒”,,出獄返家有“洗心革面酒”,小孩子還沒出生就有“保胎酒”,,連母豬下崽也要整個酒,。
有事沒事,找個事就整酒,,這在巫溪縣還帶旺了一個產(chǎn)業(yè):喜宴會館,。這些喜宴會館平時不接散客,,專門承辦酒席。原某喜宴會館老板王永周告訴記者:“生意火的時候真的不得了,,特別2013年那時候達到一個頂峰,,每天晚上我覺都睡不著,我要考慮第二天的包席,?!?/p>
在尖山鎮(zhèn)的大包村,今年68歲的李福田,,還保存著近些年人情往來的賬本,。記者數(shù)了一下,在2013年,,李福田共送出去了39筆人情錢,,平均一個月至少要喝3場酒。李福田說,,自己一年掙2萬元,,除了自己的生活費,這個錢就送了人情,。
通過村規(guī)民約禁止整無事酒
送出去的禮金多了,,為收回禮金,自己沒事找事也整次酒,,這樣就陷入了從怕吃酒到不得不吃酒,,又到自己整酒的怪圈。那么,,如何跳出這個怪圈,,剎住整“無事酒”的歪風呢?
在塘坊鎮(zhèn)的安樂村,,記者看到布告欄里,,整酒禁令被寫進了村規(guī)民約。2014年4月15日,,安樂村召開了村民代表大會,,禁止整無事酒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shù)村民代表的同意。整酒禁令規(guī)定:除了婚喪嫁娶以外,,村民不能舉辦或者參與其他一切整酒行為,。
巫溪縣塘坊鎮(zhèn)安樂村黨支部書記李吉文說:“規(guī)定比如說整什么搬家酒,你高山移民(政策)這一部分就不能優(yōu)先享受,。比如說低保,,整酒以后,你就是達到了(脫離)貧困線的標準了,,你就不能吃低保了,?!?/p>
到2015年底,巫溪縣298個村全部出臺了關于禁止整無事酒的村規(guī)民約,。
設置“總管”為奢靡酒席瘦身
巫溪縣大包村的村民袁京福這些天高興得合不攏嘴,,因為他的兒子明天就要娶媳婦過門了。在當?shù)?,娶媳婦擺喜酒可是件大事,,袁京福計劃要擺40桌酒席,。
近些年來,,在巫溪縣,人們辦酒席的攀比之風和浪費之風越來越盛,。巫溪縣居民杜愛明告訴記者:“我記得我結(jié)婚的時候,,剩菜剩飯你知道我吃了多久嗎?足足兩個月,,還有許多的菜已經(jīng)倒掉了,。”
這次給兒子辦婚宴,,袁京福也不想丟面子,,計劃一桌酒席上24個菜,還要請婚車和樂隊,。
酒宴前前后后,,有一個人很忙碌。他就是被大家稱為“總管”的龔方清,。龔方清是巫溪縣司法所的一名退休干部,,他既不是袁京福的親戚,也不是同村的人,,他的工作就是幫辦酒席的人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