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貧瘠土地開出希望之花——駐村扶貧干部群像掃描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脫貧攻堅涉及千家萬戶,,經過努力,2013年至2016年,,全國每年農村貧困人口減少超過1000萬人,。成績單后面,浸潤著扶貧一線駐村干部的心血,。近日,,記者尋訪河北、黑龍江,、甘肅,、安徽、新疆5地扶貧干部的足跡,,展現(xiàn)他們的工作片段,。雖是點滴記錄,但可窺見扎根全國12.8萬個貧困村里,,扶貧干部的熱血與奮斗,。
河北駐村工作組:幫扶到群眾心坎上
大森店村4戶五保戶、17戶低保戶,,誰家有病人,、收入來源有哪些、最渴盼什么……精準脫貧駐村工作組把這些信息熟記在心,。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隔河頭鎮(zhèn)大森店村,,位于兩條山溝里,通過易地搬遷,、建合作社等措施,,2015年已整村脫貧。
2016年2月14日,,大年初七,。秦皇島市科協(xié)的侯芳、佟計強,、鄭紅山組成3人工作組進駐大森店,,著重進行脫貧之后的鞏固提升工作。
怕村民因病返貧,,工作組聯(lián)系醫(yī)院來義診,;村民種果樹缺技術,他們創(chuàng)辦科普學校,,邀專家來上課,;五保戶,、低保戶條件差,他們多次走訪想對策……
記者近日跟隨工作組見到70歲的五保戶鮑萬勝,,耳聾且腿疼,,他甚至沒有自己的房子,和叔伯兄弟一起住,。他布滿繭子的雙手,,因類風濕而導致骨節(jié)凸起,幾乎喪失勞動能力,。
“他們如同我們的父兄,,看著他們的境況,,心中揪疼?!焙罘颊f,。工作組希望幫村里做強合作社、發(fā)展農家休閑游壯大集體經濟,,讓村里有實力給五保戶,、低保戶更多生活上的照顧,讓他們感到更有依靠,、更有溫暖,。
侯芳作為組長,扶貧期限是2年,,滿1年就能“撤”的佟計強,、鄭紅山自愿留下來。工作組的日常工作包羅萬象:調解糾紛,、爭取項目,、巡山防火。
“只要看到山上冒煙,,撒開腿就往那邊跑,,山上栽滿果樹,一把大火可能燒掉村民致富的希望,?!辟∮嫃娬f,防火這根弦一年四季都緊繃著,。
安徽駐村第一書記:作村民脫貧的主心骨
“剛才向你反映的修路問題,,如果沒有眉目,你就別再來了,!”安徽省石臺縣河口村駐村“第一書記”李朝陽入戶走訪剛開始,,就被當?shù)卮迕瘛皩⒘艘卉姟薄?/p>
2014年,,安徽省民委選派李朝陽來到河口村。這已是他任職的第二個貧困村,。此前,,他在淮南市楊鎮(zhèn)回族村擔任了兩年“第一書記”。
剛來的時候,,河口村432戶,,其中貧困戶141戶。村民如此“將他的軍”,,李朝陽認為,,“群眾這么說,說明他們苦怕了,?!?/p>
經過努力,李朝陽帶領村里爭取到了安徽省民委機耕路項目,,真把路給修通了,,村民們服氣了。
他獲悉安徽省出臺了關于實施光伏扶貧項目指導意見,,立即為村民申請,。有的老百姓根本不信:太陽光也能掙錢了?老百姓還能把電賣給國家,?后來事實證明,,申請到光伏項目的貧困戶,每戶每年有3000元收入,。
短短兩年,,在他的幫助下,河口村先后成立了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生態(tài)富硒茶種植合作社,、生態(tài)黃牛養(yǎng)殖合作社。
61歲的馬宏喜自從成為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第一批社員,,“好像有了主心骨,,感覺生活有了奔頭”。他說:“最重要的是讓我明白了該發(fā)展什么,,朝什么路子奔,。”
“幾年的駐村扶貧經歷,,雖然也吃了一些苦,,但很充實?!崩畛栐诖謇锏娜纹趯⒃?017年10月結束,。他感到還有許多事情沒做完,,已主動向組織遞交了再干一任、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請戰(zhàn)書》,。
新疆“訪惠聚”工作隊:相親相愛一家人
“雖然我們沒有血緣關系,,但只要常走動,一定會比親戚還親,?!毙陆S吾爾自治區(qū)策勒縣恰哈鄉(xiāng)恰哈村的村民亞森·加馬力對駐村“訪惠聚”工作隊如此說。
今年,,策勒縣有130個“訪惠聚”工作隊共598人,,進駐全縣130個村(社區(qū))。
3月初,,9名來自新疆新聞出版廣電局駐恰哈村的工作隊隊員全部到位,。一上崗,他們就開始入戶走訪,,結對子、認親戚,。
駐村隊員與大家同學習,、同勞動、同吃一鍋飯,,詢問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了解致貧原因,定期開展幫扶活動,?!懊看我娒妫p方都感覺很親切,,親戚越走越親,。”村民喀伊木·克熱木說,。
在入戶走訪過程中,,工作隊發(fā)現(xiàn)村里大部分“80后”“90后”不會講漢語,外出務工受限,,就組織開辦雙語夜校,。“還有夫妻倆抱著3歲孩子一起來聽課的,?!惫ぷ麝犼犻L熱甫卡迪江·黑力力說。
除了日常課程,,夜校還講述最新出臺的法規(guī)和惠民政策,。通過學習,,很多青年學生自我發(fā)展、自我造血能力逐步增強,,有的還開始報名參加外出務工招考,。
在這里,工作隊沒有周六日,。恰哈村海拔2000多米,,隊長熱甫卡迪江時有呼吸不暢,最終從鼻竇炎演變成哮喘,,醫(yī)生一再建議其住院,,但他仍舊堅守崗位。
“工作隊有時加班到早上7點,,一夜未閉眼,,白天繼續(xù)干活?!标爢T原琦說,,看到村民們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再苦再累都值,。
黑龍江駐村第一書記:讓村集體帶動貧困戶
在黑龍江省財政廳工作的馬國澤,,2015年被派到貧困村黑龍江省蘭西縣蘭西鎮(zhèn)林盛村做第一書記。
到村里后,,他換上迷彩服和膠鞋,,挨家挨戶走訪?!皠倎頃r大家都不相信他,,認為他一個書呆子來農村干啥,還不是拿谷子當韭菜,?!绷质⒋?0多歲的老黨員龔萬福說。
在馬國澤的帶領下,,村里黨員會開得多了,,黨的組織生活過起來了,凝聚力戰(zhàn)斗力明顯增強,,去年還發(fā)展了1名新黨員,。村民們逐漸改變了對他的看法。
馬國澤不但為村里拓寬了道路,、裝上路燈,、修建大棚,還帶來新的思想,帶領老百姓調整種植結構,。
林盛村目前有貧困戶27戶,,基本上都是沒有勞動能力的。他意識到要想讓他們脫貧得依靠產業(yè),,就帶領村民成立了呼蘭河右岸谷物專業(yè)種植合作社,,服務涵蓋果蔬、禽蛋,、雜糧等,。
由于合作社種植的蔬菜是高端產品,不適合貧困戶參與進來,。他把村集體經濟與貧困戶打包,,對合作社銷售利潤的10%提成,成立林盛村扶貧基金,,專門用于貧困戶脫貧,。
在馬國澤的帶領下,林盛村成立千畝雜糧示范田,,把貧困戶的地收上來,,采用地租加分紅的模式,讓貧困戶帶地入社享受扶貧基金,,每個貧困戶每畝增收1500元,。
甘肅扶貧站站長:對接政策惠及每個貧困戶
踏著羊和人共同踩出的山間小路,記者跟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太石鎮(zhèn)扶貧站站長孫斌,,入貧困戶家走訪。
“上梁村和下梁村,,是臨洮縣最貧困的地區(qū),,貧困發(fā)生率接近40%?!睂O斌邊說邊走進上梁村低保戶張國禮家,。
79歲的張國禮拄著拐杖,兒媳婦因病去世后,,兒子遠赴青海打工,,他帶著9歲的小孫子和輟學的大孫女住在危房里?!吧洗稳メt(yī)院,,有人建議我把壽衣先穿在里面,不知道哪一天人就沒了,?!崩先苏f著眼里泛出淚光。
“這樣的低保戶,上梁村還有不少,。他們或是因為疾病,,或是因為老邁而喪失勞動能力?!睂O斌說,。
他扶貧的秘訣是:首先要精準識別,確定哪些人需要扶,。其次是了解每家每戶的致貧原因,。“貧困有共性原因,,但肯定也有特殊原因,,找準問題才能找對幫扶路子?!?/p>
確定幫扶措施后要嚴格執(zhí)行,。“我們做的工作主要是幫助貧困戶對接享受國家,、省級,、市級的扶貧政策,爭取不遺漏一個貧困戶,。然后利用政策發(fā)展產業(yè)帶動貧困戶脫貧,。”
孫斌表示,,精準脫貧的推進要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確保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而這就要完善貧困地區(qū)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發(fā)展適宜富民產業(yè),給當?shù)卮迕裉峁┇@得穩(wěn)定收入的機會,。(執(zhí)筆記者李亞紅,;參與采寫記者:姜磊、李坤晟,、張彬,、鄒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