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為了全力做好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解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環(huán)保部等10部委和京津冀及周邊6省市已經啟動了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打出系列組合拳,。
尤其是,,攻堅行動提出一系列量化方案形成綜合考核問責機制,。按照環(huán)保部制訂的總體目標,,要求“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其中,,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等地PM2.5平均濃度要求同比下降25%,。
攻堅行動開始以來,京津冀,、蘭州,、成都等地已經陸續(xù)開展秋冬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臨沂、臨汾,、徐州等地也加入到采暖季限產行列,;此外,太原市更是決定從今冬開始在市區(qū)范圍內全面禁煤,,同時對348個農村和城中村的13.4萬戶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在此基礎上,,河北省和天津市將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間限制省市內具有高污染性的工業(yè)活動,如煉鋼廠和鍛造廠,,以及限制建筑材料的生產,。
針對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zhàn),環(huán)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強調,,大氣污染問題是發(fā)展問題,,也是民生問題、社會問題,。當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大氣環(huán)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涉氣“散亂污”企業(yè)和燃煤鍋爐整治不徹底,,非法超標排污屢禁不絕,,散煤、揚塵和揮發(fā)性有機物(VOCs)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仍然突出,,完成《大氣十條》目標任務面臨巨大壓力,。
因此,今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戰(zhàn)圍繞《大氣十條》考核指標,,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qū)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重點區(qū)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入手,提出了更加嚴格的標本兼治措施,,并按照清單制,、臺賬式的方式,將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分解到各個城市,,將具體任務一一落實到各個市區(qū)縣,。
具體在量化考核問責方面,一方面是將問責事項分為“任務型”和“結果型”,。其中,,“結果型”問責是根據大氣環(huán)境質量改善目標完成情況進行排名,,排名后三位且改善目標比例低于60%的問責副市長,低于30%的問責市長,,不降反升的問責市委書記,。這意味著,大氣污染治理任務將與市縣黨委和政府責任捆綁在一起,。
另一方面,,在督查機制方面,采取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強化督查嚴查突出大氣污染問題。組成100多個巡查工作組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核查和“回頭看”,,對問題突出且解決緩慢的地方開展約談,,選擇10個左右問題最為突出的市(區(qū))開展機動式、點穴式的中央環(huán)境保護專項督察,,落實大氣污染治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