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5日,,軍委后方辦事處在瓦窯堡成立,,周恩來兼任主任。軍委后方辦事處實際上就是紅軍的總后勤部,,負責領導軍委供給部,、衛(wèi)生部、兵站部,、武裝動員部,、紅軍學校、紅一方面軍留守單位和陜北,、陜甘(后為陜甘寧)兩省軍事部以及地方武裝,統(tǒng)一領導前后方的供給,,保衛(wèi)紅一方面軍的后方安全,。
1936年12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決定擴大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組織,,由23人組成中革軍委,,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國燾、彭德懷,、賀龍,、任弼時等7人組成中革軍委主席團,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任副主席。
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1937年7月7日,,全國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為了在新形勢下加強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同年8月22日至25日在洛川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組成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作為中共中央領導各抗日根據(jù)地武裝斗爭和軍事建設的軍事領導機構,。其成員由11人組成: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任弼時,、葉劍英,、張浩、賀龍,、劉伯承,、徐向前、林彪,。毛澤東任書記(亦稱主席),,周恩來、朱德任副書記(亦稱副主席),。
抗戰(zhàn)時期的周恩來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團由毛澤東、朱德,、彭德懷,、周恩來、王稼祥組成,。軍委主席團實際上相當于軍委常委,,由軍委主席、副主席組成(王稼祥1938年11月回國后增補為軍委副主席),,軍委實際工作由主席團辦理,。
1943年,,周恩來和夫人鄧穎超在延安窯洞前合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
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1938年1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將原大本營第六部,、軍事委員會政訓處,、訓練總監(jiān)部政訓處合并成立政治部,任命陳誠為部長,,特別邀請周恩來任中將副部長,??箲?zhàn)期間,周恩來長期在國民政府所在地武漢,、重慶進行黨的工作和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
任國民政府軍委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
原標題:緬甸紀念周恩來總理訪問蒲甘58周年 新華社緬甸良烏1月9日電(記者莊北寧)中緬兩國人士8日在位于曼德勒省良烏地區(qū)的文化古跡勝地蒲甘共同紀念周恩來總理訪問蒲甘58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