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嘉義縣東石村連片的蚵架形成的“海田”被余暉浸染的景色(4月9日攝),。
黃昏時分,,臺灣嘉義東石一帶的淺海被余暉浸染,連片的蚵架形成錯落綿延的“海田”景觀,。潮聲從西邊的海峽傳來,,周清水極目遠眺:“我的祖籍地就在對岸的福建晉江東石?!?/p>
過幾天,,嘉義人周清水就要再次踏上“回家”之路。第十屆海峽論壇即將在福建登場,,他將帶著十幾位鄉(xiāng)親前去參加連續(xù)多年舉辦的“同名村·心連心”聯(lián)誼活動,,并回老家祭祖。
“六死三留一回頭”,,古早年代大陸先民歷險渡海,,入墾臺灣。因為懷鄉(xiāng),,他們以故里之名為新聚落“定義”,,因此造就兩岸諸多同名村。骨肉天親,、同枝連起,,無論走多遠走多久,中國人的血脈意識,、鄉(xiāng)土情懷都不會改變,,同名村的故事深刻見證了兩岸同胞與生俱來、不可磨滅的生命聯(lián)結(jié),。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祖籍福建晉江東石的臺灣嘉義人周清水在臺灣嘉義介紹嘉義東石和晉江東石一脈相承的風俗習慣等傳統(tǒng)文化(4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祖籍福建晉江東石的臺灣嘉義人蔡武璋(右)在臺北接受新華社記者的采訪(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