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島妹說]當臺灣同胞追起了《延禧攻略》
近來島妹和臺灣朋友聊天,,話題總離不了網(wǎng)絡(luò)熱播的《延禧攻略》,。在大陸,,此劇一路披荊斬棘,,創(chuàng)下收視破百億的網(wǎng)劇傳奇;而如今在臺灣,,其也成了遍及全島的第一流量擔當,。
以《延禧攻略》為代表,這幾年的大陸影視作品一度成為臺灣民眾的心頭愛,。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風景,也成了喚起兩岸之溝通了解的窗口,。
這么說吧,,臺灣島從南到北394公里,處處都有大陸劇作帶來的文化音量,,處處也都是兩岸割舍不斷的文化根源,。
風靡
島妹前幾天到花蓮出差,大巴車上斜前排的一對臺灣情侶抱著手機在追劇,。伸長脖子偷看一下人家追的是啥,,是的,就是紅遍大陸的《延禧攻略》,;到太魯閣深山原住民的部落體驗風情,,太魯閣族廚師做當?shù)靥厣目旧截i肉,配的背景音樂怎么也這么熟悉,?果然,,是《延禧攻略》(下稱《延禧》)的主題曲。
和朋友一起去臺北理發(fā)店,,店員Amy都快把劇情倒背如流了,。“很多客人來店里都會聊《延禧》,,我本來沒有在看的,,為了能跟客人交流就開始追劇,然后發(fā)現(xiàn)真的很好看,,完全停不下來,。”
在臺灣東南部的街邊奶茶店買飲料,,排在島妹前面的阿姨已經(jīng)第一時間追完了《延禧》,,還不忘向奶茶店老板娘推薦。細聊起來,,發(fā)現(xiàn)阿姨很厲害,,《后宮甄嬛傳》、《瑯琊榜》,、《羋月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扶搖》都早追完了?!按箨憚『芎每吹?,不像以前看韓劇還要等翻譯。制作又精良,,劇情又緊湊,,我很多朋友都在看?!?/p>
與此同時,,臺灣主持人、明星,、政客也都在追大陸劇,。比如知名主持人小S,近期被問到最喜歡追的劇是什么,,回答即是《延禧》,,還說雖然常限制女兒用手機,自己卻忍不住追宮廷劇,。
據(jù)島妹了解,,僅僅三周前,在愛奇藝官網(wǎng)點看《延禧》這一部劇的臺灣用戶量就已達300萬,。
當然,,愛奇藝不是臺灣人唯一可選的視頻網(wǎng)站,《延禧》也不是臺灣人唯一在追的大陸劇,。用其他七七八八的在線視頻網(wǎng)站觀看各種大陸劇的臺灣民眾,,隊伍之龐大可想而知。
臺灣社交網(wǎng)站上關(guān)于大陸劇的討論
外溢
大陸劇的話題效應(yīng)持續(xù)外溢,,娛樂消費熱度從屏幕前蔓延到社交網(wǎng)絡(luò),、報紙電視,再到商場,、餐廳,、旅行社,,劇里面的服飾,、妝容、小吃,、甚至拍攝地點通通都變成熱點,。
這幾周在社交網(wǎng)絡(luò)臉書上,《延禧》的話題成為了吸粉重磅工具,。只要在標題上點出“延禧”或者打上“#延禧攻略#”的標簽,,瀏覽數(shù)隨隨便便就能3萬+,。有同行講到,自家臉書賬號發(fā)了一條與《延禧》相關(guān)的話題,,點閱量迷之高漲,,瞬間破2萬,要知道在臉書上,,這已相當于微信10萬+的效果,。
而打開電視隨便放一個臺,里面的主持人就在聊《延禧》,。嘉賓請的是歷史學家,,正在講清代滿族女子的妝容和電視劇的異同,降唇妝,,柳葉眉,,還有滿族婦女一耳三鉗。
換一個臺,,還是在聊《延禧》,。這廂請的是古建筑學家,正在分析清代皇家宮廷的風水布局,。
翻開報紙,,版面也大多急著蹭熱點。旅游休閑,,標題是《娘娘們最愛甜點延禧小食上桌》,、《穿越不再是做夢出游來趟延禧攻略》;美妝飾品,,標題則是《像魏瓔珞一樣出人頭地你需要這樣的口紅/粉底》,、《富察皇后同款手鏈/耳環(huán)邂逅一切來自古典的美好》。
凡是熱門大陸劇的故事發(fā)生地,、拍攝地,,也都成了做大陸線路的旅行社的推介重點。紫禁城,、瑯琊山,、江南水鄉(xiāng)、塞北大漠,,連浙江橫店影視城,,都成功吸引了無數(shù)臺灣民眾前往,尤其是年輕人,。
臺灣民眾在橫店社交網(wǎng)站交流橫店旅游體驗
甚至大陸的手機應(yīng)用軟件也在臺灣流行起來,。比如有一款軟件推出“我的清宮照”,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能讓劇迷們化身劇中人物,,可謂火極一時,。
窗口
一位愛追大陸電視劇和綜藝節(jié)目的臺灣朋友告訴島妹,喜歡大陸影視,、綜藝已經(jīng)成了臺灣社會的普遍現(xiàn)象,,也算是他們了解大陸的一個主要渠道。古裝劇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了解中華民族的過往歷史,,時裝劇則是他們了解大陸現(xiàn)實發(fā)展的可信窗口?!翱吹枚嗔?,就比較熟悉大陸的氛圍,也會想自己去看一看,?!?/p>
事實上,不僅是年輕族群對大陸流行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整個臺灣社會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電視新聞更是經(jīng)常冒出大陸的網(wǎng)絡(luò)流行語,連綠營媒體也不例外,。
這些在臺灣走紅的大陸劇,,與本土劇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資本的投入?!堆屿ヂ浴吩谂_灣廣受好評的一個原因在于,,劇組對服裝、道具,、后期制作,、唯美畫面的高度重視,是臺灣本土制作的電視劇可望而不可及的,。它的化妝師是臺灣人,,造型設(shè)計是香港人,酬勞數(shù)百萬元人民幣起跳,,臺灣已然請不起,。
與此同時,臺灣本土劇仍停留在小成本的鄉(xiāng)土劇,、時裝劇,。大陸劇的出現(xiàn),彌補了臺灣觀眾對歷史劇的需求,,幾年時間下來,,已經(jīng)培養(yǎng)了一大批擁躉。
臺灣人看大陸劇很上癮,。有人把“宮斗劇”當成職場指南來看,,通過研究主角一步步上位的過程,學習在職場中需要的技巧,。還有人把“宮斗劇”當成解悶劑,,據(jù)一位臺灣友人的說法,臺灣目前的政治局勢混亂,,民眾對政府的失望需要尋找情緒發(fā)泄的出口,,而“宮斗”情節(jié)正好能滿足此類需求。
當然,,也有人不忘把大陸的文化軟實力提升和“統(tǒng)戰(zhàn)”做關(guān)聯(lián)解讀,,將大陸歷史劇視為中共“專治臺當局去中國化”的渠道。這就不免“過頭”了,。
大陸劇在全球范圍內(nèi)越來越受歡迎,,這是大陸影視業(yè)蓬勃發(fā)展后必然的市場反映,實在難以勾連到“政治算計”,。娛樂消遣就應(yīng)該回歸輕松愉快,,對兩岸間血脈相連的“文化引力”妄加揣摩,反而讓人心生嫌惡,。
島妹想說的是,,兩岸文化同宗、歷史同源,,影視娛樂消費口味相近,、共通,本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從上世紀末起的臺灣影視劇大陸熱潮,、到如今大陸劇作“貫通”海峽的風靡,觀眾的激增,,是割不斷的民族文化經(jīng)脈使然,,也是兩岸同胞文化心理相親的“天然”體現(xiàn)。
聯(lián)想到臺當局近來大肆修改歷史課綱,、將“中國史”變“東亞史”等等去中國化的行徑,,看似不經(jīng)意的影視劇流播,,才真正道出了“文化歸根”的主流民意,,也消當局“分裂”之卑劣伎倆于無形。
魏澄與5位同學合租了一間公寓,,圖為公寓的客廳。 提前找房源資料 接到錄取通知就開始 海外很多大學給學生的住宿提供了多種選擇,。學子可以選擇學校公寓,,可以選擇自己租房,也可以選擇寄宿家庭等等
世園會今天開幕 世園會園區(qū)位于北京市延慶區(qū),,被稱為“長城腳下的世園會”,。此次世園會是繼1999年昆明世園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之后,,我國又一次舉辦的國際A1類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