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支持填海計劃遭辱罵,,特首林鄭月娥為劉德華抱不平
林鄭月娥發(fā)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中評社張心怡攝)
【環(huán)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香港特區(qū)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0日發(fā)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當天上午,林鄭到立法會宣讀報告重點內容,,又在下午召開記者會進一步解釋,。她表示,報告以“堅定前行,,燃點希望”為題,,千言萬語,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香港點燃希望,。
東方日報網10日報道稱,林鄭提出近250項新措施,,包括重提工廈活化,、取消強積金對沖新方案、全面禁止電子煙,、將中醫(yī)藥納入本港醫(yī)療系統,,建議法定產假由10周增加到14周等,。房屋、土地等問題成為重中之重,。林鄭在宣讀施政報告時稱,,當前香港房價居高不下、房屋供不應求,,是市民最關注的民生問題;“明日大嶼”填海計劃會發(fā)展1700公頃人工島,,可望容納26萬至40多萬住屋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主要依靠填海取得住房土地,但回歸后基本停止,。
“明日大嶼”大型填海計劃引發(fā)爭議,。泛民議員許智峰稱,東大嶼填海方案破壞海洋生態(tài),,又面對天災隱憂,,未見社會有共識,政府就此拍板是不智的做法,。議員譚文豪稱,,香港財政儲備約1萬億港元,港府用相同費用去興建人工島,,猶如賭身家,。不少團體對填海計劃則表示歡迎。民建聯主席李慧瓊稱,,施政報告描繪未來,,決心可嘉,東大嶼填海方案方向正確,,但相信漁農界和環(huán)保團體等會有不同意見,,希望政府聆聽并向受影響人士做出合理補償。
香港各界悼念高錕 自24日起一個月內,,港中大在校內大學展覽廳設置吊唁區(qū),,放有高錕肖像、吊唁冊和白色花籃,,并播放介紹高錕生平的影片,。港中大高層24日上午到吊唁區(qū)悼念
?原標題:香港澳門“十號風球”警告仍有效,“山竹”漸離但破壞性持續(xù)據香港天文臺最新發(fā)布的消息,,超強臺風“山竹”正在廣東臺山附近登陸,,并逐漸遠離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