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資委開會之后,,多家能源央企陸續(xù)換帥
昨天探討了一下山西幾個煤炭集團的人事調整,今兒咱們把領域繼續(xù)放大,,來聚焦一下能源領域的央企。
目前國資委網站公布的央企一共有96家,,其中能源領域的有24家,,概括講就是“兩網兩建”“五桶油”“五大電力”“兩核”“三大電氣”“三大煤炭”,以及中節(jié)能和三峽集團,。
其中有15家都屬于副部級的能源央企,。從1月至今,這15家央企的人事變動很是頻繁,。
且聽政知見詳解,。
退休潮
按照中組部和國資委的規(guī)定,原則上,,央企領導班子成員退休年齡為60歲,,根據情況可以放寬到63歲。以1月份國家電力投資集團董事長王炳華為開端,,今年能源央企人事調整的首要關鍵詞應該就是“退休”,。
1月2日,國家電投董事長王炳華退休
5月15日,,國家能源集團黨組副書記韓建國退休
7月12日,,華能集團總經理黃永達退休
7月28日,中核集團董事長王壽君退休
8月4日,,大唐集團董事長陳進行退休
8月21日,,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李慶奎退休
8月30日,三峽集團董事長盧純退休
11月1日,,華電集團董事長趙建國退休
11月1日,,中海油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健退休
11月15日,,華能集團董事長曹培璽退休
按照年齡推算,,除了上述幾位,還有一些能源企業(yè)的“一把手”也會在未來1-3年內到達退休年齡,。
比如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國家能源集團董事長喬保平,、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哈電集團董事長斯?jié)煞虻?。也包括前幾天剛剛離任國家電網,調任華能集團擔任董事長的舒印彪等,。
退休之后做什么,?
這些“一把手”退休之后做什么?
除了含飴弄孫享受生活,,去其他央企擔任外部董事是很多人繼續(xù)發(fā)揮余熱的主要選擇,,他們的這種角色變更稱為“將軍”變“謀士”。
引入外部董事是2004年央企推行董事會改革的核心內容,,通過選派代表出資人利益的外部董事,,改善董事會組成結構。目前,,外部董事這一群體主要由退休央企高管,、高校學者、法律和會計界專業(yè)人士組成,。
比如,,中國節(jié)能集團原黨委書記、副董事長陳津恩退休后被聘為中國建材集團外部董事,。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原董事長楊繼學退休之后,,相繼被聘為中國輕工集團外部董事和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的外部董事。
也有央企老總在退休后選擇在自己有資深經歷的領域,,擔任行業(yè)協(xié)會領導,、或者參與智庫、研究院等,。比如,,今年關注度最高的退休央企高管中、“電力一姐”李小琳,。
今年,,李小琳年滿57周歲,于5月份離任中國大唐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一職,。離開大唐集團之后,李小琳的下一站在本月也有了答案,。
11月3日,,行知絲路研究院成立暨陶行知國際教育基金會成立,李小琳以陶行知國際教育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行知絲路研究院校長亮相,。在行知絲路研究院官網“校長寄語”欄目中,還有李小琳毛筆書寫的詩句,。
人事調整
有人退休,就會有人補位,,先來看看15家副部級央企的現(xiàn)任“掌門人”。
22人中有8人是今年調整,,涉及7家單位,。
他們大都是在同行業(yè)內跨單位“換帥”。例如,,在南方電網公司原董事長李慶奎退休之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孟振平任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則是從國家電網離任,,擔任華能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
也有人是從單位內部提拔,,比如年滿60周歲的中海油原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劉健退休之后,,接替他的是中海油董事,、黨組副書記汪東進。
“政企交流”
政知見曾經梳理過,,在2015年到2016年間的央企人事調整中,,很多新任“一把手”曾經在地方政府或者中央部委有過任職經歷,離任的“一把手”中也有部分進入政府部門任職,。
在今年的央企調整中,,這種“政企交流”也有延續(xù)。
8月30日,,三峽集團原董事長盧純到齡退休,,接替他的是水利部原副部長、黨組成員雷鳴山,。
雷鳴山今年57歲,,雖然沒有在能源領域央企的任職經歷,但他與“三峽”也是頗有淵源,,先后擔任過國務院三峽辦稽察司副司長,、資金計劃司司長等職,。在今年機構改革,三峽辦撤銷,、并入水利部之前,,雷鳴山已是三峽辦副主任。
還有個巧合是,,雷鳴山的前任盧純在2014年調任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之前,,也擔任著三峽辦副主任。
也有央企高管在這次密集的人事調整中,,調往國家機關部門任職,。
11月14日,中國石油原總經理章建華履新國家能源局局長,,他的前任是因違紀被調查的努爾·白克力,。
這是章建華的第二次“補位”。章建華1986年從華東化工學院(現(xiàn)華東理工大學)石油煉制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后,,一直在石化企業(yè)工作,。他曾長期在中石化系統(tǒng)任職,直到2016年調任中石油任總經理,,這一職位在他的前任廖永遠因違紀被調查之后,,曾空缺長達16個月。
章建華的這次履新也有著不同的意義,。
國家能源局自2008年成立以來,,一共有4位局長,分別是張國寶(2008.8-2011.1),、劉鐵男(2011.1-2013.3),、吳新雄(2013.3-2014.12)和努爾·白克力(2014.12-2018.9)。張國寶,、吳新雄到齡退休,,劉鐵男和努爾·白克力落馬。
這幾位能源局局長都是從省部級領導中選拔出來,,張國寶,、劉鐵男出身于國家計委和發(fā)改委系統(tǒng),吳新雄常年在江蘇任職,,擔任能源局局長之前是電監(jiān)會主席,,努爾·白克力則曾長期主政新疆。
而章建華則是能源領域的行業(yè)專家,,也是能源局首位出身央企高管的“一把手”,。
空缺
在上表中,空缺的職位不少。
比如,,中國石化原總經理章建華調任國家能源局之后,,總經理一職空缺;中國石油原總經理戴厚華在今年8月升任董事長之后,,總經理一職也出現(xiàn)了空缺,;東方電氣集團原總經理張曉侖在今年9月調任國機集團總經理之后,總經理也在空缺,。
特別關注一下電力行業(yè)。
2002年,,中國開始電力體制改革,,原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公司與國家能源、華能,、華電,、大唐和國家電投等五大發(fā)電集團,這樣的格局在央企改革重組中維持了多年,。
在今年1月召開的中央企業(yè),、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針對繼續(xù)推進央企重組整合工作表示,,要穩(wěn)步推進裝備制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央企戰(zhàn)略性重組。
4月21日,,國資委研究中心在第二屆中國企業(yè)改革發(fā)展論壇中發(fā)布《2018中國國企國資改革發(fā)展報告》,。報告指出,2018年中央企業(yè)將穩(wěn)步推進裝備制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領域中央企業(yè)戰(zhàn)略性重組,。
而關于電力行業(yè)央企的合并,一直有很多傳言未經官方證實,,華能,、華電、大唐,、中煤,、三峽集團等都曾經是傳言中的“主角”。
“重組之前、人事先行”一直是央企合并之前一條不成文的定律,,這樣密集的能源領域央企人事調整和大面積空缺,,讓業(yè)界對我國電力能源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也有了新的猜測。
目前,,國家能源,、華能、華電,、大唐和國家電投5大發(fā)電集團,,和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加起來共有三個董事長和兩個總經理的空缺,。特別是,合并傳言中的幾位“主角”,,華能集團總經理,、大唐集團和華電集團董事長都在空缺。
當然,,合并只是企業(yè)重組方式之一,,“一把手”調整也還在繼續(xù),人事變動會給這些能源領域的央企帶來哪些變化,,咱們還要靜觀其變,。
撰文|董鑫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5日訊(記者周雷)10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2018年前三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fā)布會
> 記者從國務院國資委了解到,今年前7個月,,我國中央企業(yè)資產負債率穩(wěn)中有降,7月末中央企業(yè)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2%,,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