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關注|美國索要嫦娥四號數據被拒,?中國國家航天局這樣說——
港媒稱,嫦娥四號探測器早前歷史性的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月球車玉兔二號與著陸器成功分離,,開始進行科學探測。
據香港01網站1月10日報道,,此前,,為了減少由于自身工作產生的熱量,玉兔二號月球車擇機進入了“午休”模式,,只保留部分分系統(tǒng)工作,,移動等分系統(tǒng)則停止工作。至1月10日被“喚醒”,,繼續(xù)展開對月球背面的巡視探測,。
▲嫦娥四號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環(huán)拍全景圖(方位投影),。新華社發(fā)(國家航天局供圖)
另一方面,,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透露,,自從中國宣布要探測小行星“圖塔蒂斯”后,美國立即關閉原本向全世界公開的相關軌道數據,。雖然中國被此舉搞得頗為被動,,但還是集合全國天文臺的力量,去尋找“圖塔蒂斯”,,最后形成中國軌道,,成功地進行飛躍探測。
吳偉仁還表示,,不久前,,美方曾索要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的軌道數據,以便檢測落月情況,,中方拒絕了這種要求,。
▲資料圖片:2018年8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在啟動儀式上介紹嫦娥四號月球車,。(視覺中國)
中國國家航天局網站1月10日發(fā)布消息稱,嫦娥四號軟著陸月球背面以來,由多個國家和組織參與的科學探測任務陸續(xù)展開,。著陸器上由德國研制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和巡視器上由瑞典研制的中性原子探測儀開機測試,,獲取的探測數據將通過“鵲橋”中繼星陸續(xù)傳回地面,中外科學家計劃共同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嫦娥四號任務的順利實施凝聚著諸多參與國的貢獻,。除探測器上的德國和瑞典載荷外,中繼星上配置了荷蘭低頻射電探測儀,;俄羅斯合作的同位素熱源將保障嫦娥四號安全度過月夜,;中國在南美建設的阿根廷深空站參加測控任務,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歐洲空間局測控站也將發(fā)揮支持保障作用,;此外,哈工大環(huán)月微衛(wèi)星“龍江二號”上的沙特微型成像相機已于2018年6月成功傳回了地月合影,。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就月球與深空探測合作進行了討論。嫦娥四號任務發(fā)射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軌道器-LRO團隊與嫦娥四號工程團隊科學家進行了密切溝通,,商討利用美方在月球軌道運行的LRO衛(wèi)星觀測嫦娥四號著陸,開展科學研究,。為此,,美方向中方提供了LRO衛(wèi)星的軌道數據,中方團隊向LRO團隊提供了著陸時間和落點位置,,期待將有更多科學發(fā)現和成果,。
▲圖為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拍攝的玉兔二號在A點影像圖,。新華社發(fā)(國家航天局供圖)
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愿與各國航天機構、空間科學研究機構和空間探索愛好者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太空奧秘,。
新華社華盛頓2月8日電(記者周舟)美國航天局8日發(fā)布“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對中國嫦娥四號著陸點的第二次成像圖片,,與上一次相比畫面更加清晰,并拍到了月球車——玉兔二號巡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