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宋國友:華盛頓發(fā)動對華“獵巫”
近期中美關系趨于緊張,尤其與以往不同的是,,華盛頓在科技以及教育等領域迅速推出大量破壞性政策,嚴重影響中美在某些領域的聯系,。最新的例子是美國亞特蘭大的艾默里大學開除了兩名華裔神經科學家和4名博士后中國學生研究助理,。
在特朗普政府看來,原因很簡單——和中國合作,,是一種知識領域的“資敵”,,勢必會損害美國國家利益,需要嚴厲防范,。但是在這種氛圍下,,美國教育界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日前,,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中文名)發(fā)出公開信,,重申對國際學生的堅定承諾。信中說,,美中關系近期趨于緊張,,學術交流受到更多影響,讓包括耶魯在內的美國大學很多國際學生和學者感到不安,。他呼吁美國的校長同仁們一起敦促聯邦政府澄清對國際學術交流的擔憂,,同時維護基礎研究的開放學術交流原則。
很顯然,,從這封公開信中可以看出,,美國部分知識界精英已經意識到,中美之間在若干領域有矛盾這很正常,但最近美國政府對華在科技,、教育等領域下手的若干個案例,,屬于在明顯缺乏事實依據的前提下,濫用政府權力的行為,?!巴{了美國國家安全”,成了一個堂而皇之的借口,。直到現在,,在被問及是否有確鑿證據證實此點時,美國政府仍遲遲拿不出相應證據,。美國自詡為法治國家,,法治的基礎是講證據,在證據闕如的情況下,,就做出決策,,顯然是偏激的政治思維,,而非法治思維。
特朗普政府的所作所為,,反映了其當前焦躁的對華政策情緒,,其中既有在對華貿易談判中久攻不下的戰(zhàn)術焦躁,也有面臨中國崛起時應對乏力的戰(zhàn)略焦躁,。在贏得對華競爭的情緒推動下,,美國正動用其國家機器,基于意識形態(tài)而非客觀事實對待中國,。在意識形態(tài)的考慮下,,對華技術和教育等交流不僅要符合美國利益,甚至也要符合美國價值觀,。
這種做法不僅破壞了中美之間的人文交流,,給正常交往制造麻煩,而且給美國國內也帶來了深刻的負面影響,?;厮堇鋺?zhàn)時期,華盛頓在制造國內“麥卡錫主義”下恐慌情緒的同時,,也讓美國的教育領域和對外交往領域受到嚴重破壞,。在21世紀的今天,為了營造氣氛效果,,美國政府對中國目標甚至采取無證據的胡亂打擊模式,。這種基于中國因素的無端審查,不僅會加劇中國民眾對美方的反感,,也會導致美國國內對于特朗普政府的質疑和厭惡,。
與美方形成鮮明對比,中方雖然在經貿領域為維護合理利益與美方有摩擦,,但一直努力維護兩國正常的社會交往基礎,積極鼓勵兩國社會各層面進行交流,,包括推進地方交流,、青年交流和智庫交流等各種交流形式。中方深知,,要避免戰(zhàn)略對抗,,中美未來國家層面的良性互動需要社會層面的堅實支持。然而,,華盛頓某些政客為了一己政治之私,,不惜動搖兩國相交的民間基礎,實在令人憂慮,。
特朗普曾把國會“通俄門”調查描述為莫須有的政治“獵巫”,,他自稱是受害者?,F在,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在經貿往來,、技術合作以及人文交流領域所做的偏執(zhí)舉動,,則是其主動發(fā)起的對華“獵巫”行動。在這次“獵巫”中,,美國政府是加害者,,而中國是受害者。
(原標題:社評:美國股市帶頭戳破華盛頓的謊言)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周一啟動對大約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的程序,,這項加稅計劃將涉及尚未加稅的幾乎所有中國輸美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