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您是不是特別害怕這樣的場景再次出現(xiàn),?
袁隆平: 不可能了。但是有缺糧的情況,,不可能餓到那個程度,。
記者: 可是好多人都說咱們中國不缺糧食,糧食夠吃了,。
袁隆平: 沒有,,中國差不多14億人口,中國糧食是不夠吃的,,要進口的,,要進口一部分。我舉個例子:大豆也是不夠吃,,我們中國人吃豆腐,,每年進口大豆七八千萬噸。
記者: 您看到這個數(shù)字什么感覺,?
袁隆平: 現(xiàn)在國家還有錢買糧食,,如果人家一卡你,不賣糧,,那就麻煩了要餓肚子,。這個是問題,是大問題,。
憂心:農業(yè)成了“婦老農業(yè)”農民種糧積極性有待提高
因為常年研究水稻,,袁隆平關心農業(yè),關心農民,。但是,,他發(fā)現(xiàn),當前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有待提高,這是讓他感到憂心的一件事,。
袁隆平: 現(xiàn)在農民種田的積極性與糧價有關系,,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糧價是百價之基,糧價一漲其他物價飛漲,,通貨膨脹,;但是糧價跌不得,一跌谷賤傷農,,農民沒有種糧的積極性,,又有問題,這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在政協(xié)的時候我提了一個提案,,國家要保持糧食豐收又不讓糧價上漲怎么辦?政府以比較高的價收購農民糧食,,以平價供應市場,,這樣子糧價不漲,通貨不膨脹,,國家可以補助農民,,讓農民有積極性。農民不種糧食就麻煩,,問題很大,,我總是很擔憂的。
記者: 擔憂什么呢,?
袁隆平: 用工,。我們的農民現(xiàn)在青壯年很少去搞農業(yè),都是老年人,、婦女,,叫作“婦老農業(yè)”,婦女和老年人,,年輕人都不搞農業(yè)去了,。
記者: 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什么,?
袁隆平: 最需要的是好政策,,調動種糧積極性,政府現(xiàn)在是在提供惠農政策,,中央的政策下面執(zhí)不執(zhí)行是個問題,,有些不執(zhí)行,是不是變成口號了,。光有好種子沒好政策不行,,光有好政策沒好種子也不行,,對吧?
目標:用拓荒人的精神做海水稻在8年里推廣1億畝
從2012年開始,,海水稻的研究成為袁隆平工作的重點,。所謂“海水稻”,學術上稱作“耐鹽堿水稻”,,上世紀三十年代,,國際上已開始研究。袁隆平希望通過耐鹽堿雜交水稻的研發(fā)和推廣,,讓鹽堿地像普通耕地那樣造福人類,,他把海水稻技術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稱為拓荒人精神。
記者: 您為什么要用拓荒人的精神來做這個海水稻?
袁隆平: 因為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工程,。我們國家耕地面積少,,現(xiàn)在的耕田只有18億畝。但是我們國家有十幾億畝的鹽堿地,,其中能夠種水稻的,、有水淹的鹽堿地將近2億畝。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了,,給國家至少增加1億畝耕地,,按最低產量算畝產300公斤,1億畝就是300億公斤,,相當于湖南省全年糧食總產量,,多養(yǎng)活1億人口。我們盡力地沖刺,,我們今年有七八個點,,每個點少則幾畝地,多則百畝片,,在做試點,。去年點少一點,面積小一點,。去年的面積是每個點幾畝地,,幾畝地。
記者: 為什么要這么少,?
袁隆平: 沒有種子,。新品種出來之后,不可能有那么多,過去老品種抗鹽堿的有,,產量都不高,。國外都在搞海水稻,他們?yōu)槭裁串a量那么低,?都是常規(guī)稻而且品種不行,,我們一上去就是雜交稻,六百多公斤,。
2018年5月,,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正式啟動“中華拓荒計劃”,在我國五大類主要類型鹽堿地和延安南泥灣次生鹽堿地同時進行海水稻插秧,。除此之外,,他們還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周邊開辟了向大漠要耕地的試驗田。按照袁隆平設定的目標,,要在8年時間里推廣1億畝海水稻,。
記者: 您說八年您想推1億畝,,這個目標大不大?
毗鄰中國最大沙漠,,曾經的荒蕪戈壁灘,,重度鹽堿土地,如今卻已被300畝的綠色稻苗覆蓋,。而創(chuàng)造“綠色奇跡”,,向大漠要耕地,把荒地變良田的人,,就是袁隆平海水稻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