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這是維護全人類共同安全福祉的信心之源。危機面前,,任何埋怨,、指責與推諉,都無助于集中精力應(yīng)對好本國疫情,,都可能造成國際社會的分裂,,也將銷蝕國際抗疫合作成果,最終損害所有國家的利益,。國際社會要堅持把人類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凝聚團結(jié)抗疫的信心和決心。
“眾人拾柴火焰高”,。各國唯有本著命運與共的情懷團結(jié)協(xié)作,,才能破解各種世紀性難題和挑戰(zhàn)。我堅信只要我們共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團結(jié)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就能凝聚起強大合力,早日徹底戰(zhàn)勝疫情,,共同維護人類健康福祉,,共同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
“中國援助不搞模式比拼”
一些西方國家疫情防控不力,,其中不乏決策失誤等原因,,但部分西方政客卻將矛頭指向中國,炒作各種“陰謀論”,,甚至聲稱向中國“索賠”,,以此逃避責任和轉(zhuǎn)移視線。此外,中國在抗疫過程中,,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精神,,向包括歐洲在內(nèi)的許多國家提供無私援助,卻被污名化,,有西方政客和媒體甚至指責中國搞“疫情外交”,。你怎么看?
當前疫情仍在全球擴散蔓延,,個別西方政客和媒體不是忙著保護民眾生命安全,,而是惡意揣測中國援助動機,妄圖通過對中國污名化,,為自身抗疫不力洗白,。對于這些言行背后的事實和真相,我想強調(diào)三點:
第一,,中國抗疫援助維護人類健康安全,,對世界的貢獻不容詆毀。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tài)度,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中國第一時間甄別病原體,,第一時間與世界衛(wèi)生組織共享病毒全基因序列,第一時間向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呼吸機等抗疫援助,,第一時間向20國派出22批醫(yī)療專家組(截至5月12日),,第一時間毫無保留地與16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分享抗疫經(jīng)驗。中國為國際抗疫作出貢獻理應(yīng)受到尊敬而不是詆毀,。
人民網(wǎng)喀土穆4月15日電(記者 蘇航)4月15日,由馬云公益基金會捐贈的中國援蘇抗疫物資運抵蘇丹,,交接儀式在喀土穆國際機場舉行,。中國駐蘇丹大使馬新民、蘇外交部次長西迪格出席儀式并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