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您認為意大利進入“第二階段”是否為時過早,?您對意民眾有何建議:為避免感染應當始終戴口罩嗎,?
李大使:經過政府和民眾的數月努力,意大利走出了疫情至暗時刻,,迎來抗疫新階段,。我作為親歷者感到由衷欣慰,,也表示祝賀。相信“第二階段”也會穩(wěn)健推進,。如何在防范疫情回潮與重啟經濟社會活動之間把握平衡,,是各國政府面臨的最大考驗。我們常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我相信意大利民眾會珍惜來之不易的成果,會根據專家建議,,在“第二階段”繼續(xù)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有效防護手段,。
三,、意大利在應對疫情過程中,哪個方面是值得中方稱道的,?
李大使: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意方尊重事實,、科學施策、全民參與,。在“封城”的八周里,,我看到了整個意大利對生命的尊重與保護,看到了一線醫(yī)護人員的敬業(yè),、勇氣和責任感,,看到了民眾的團結、樂觀與自律,。我也看到,,意大利積極開展全球抗疫合作,和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同舟共濟,,共克時艱,。
四、全球化就像處于“重癥監(jiān)護”,,且“預后不確定”狀態(tài),。大家意識到,我們十分依賴中國的口罩,,如果你們的工業(yè)供應鏈停止運轉,,我們的工廠就會癱瘓。許多政商人士認為,,需要將生產線和戰(zhàn)略產業(yè)“轉移”到我們的國家,。這對中國是一個風險嗎?
李大使:新冠疫情不會、也不應是全球化的“葬禮”,,相反是完善全球化的催化劑,,讓全球化走出“ICU”更健康發(fā)展。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市場規(guī)律和企業(yè)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維護開放,、穩(wěn)定,、安全的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許多投資者把產業(yè)布局在中國,,既是看重中國制造的能力和效率,更是看重中國消費市場的增長與潛力,。最新數據顯示,,4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70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8%,。近期,,中國政府還出臺了穩(wěn)外貿穩(wěn)外資的六條“硬核”舉措,適用于所有在華企業(yè),。事實上,,中國全面復工復產有效地提振了各方的信心,有利于全球攜手復蘇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