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今天(8日)我們來關注汛期的一種常見的災害類型——城市內澇,,它是指由于強降水或連續(xù)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
內澇似乎聽上去并不像自然災害那樣危急險重,,但是卻往往因為掉以輕心危及生命財產安全,在遇到這類災害時我們該如何科學避險呢,?如遇家中內澇積水又該如何應對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內澇,,是指短時間內強降雨或者連續(xù)性降雨超過城市的排水能力,,而出現道路積水等災害現象,經常會發(fā)生在城市的低洼地帶,。當天色突變,、烏云密布,尤其是氣象部門發(fā)布了暴雨黃色或以上級別的預警信號時,,就要提高警惕,,謹防超強降雨、范圍集中,,持續(xù)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的城市內澇,。
立交橋橋洞,、地鐵,、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場,、地下車庫等是內澇的高發(fā)地,。暴雨如注時,這些地方不宜久留,,行人不要在積水路段上行走,,不要靠近有漩渦的地方,防止跌入水井,、地坑,。發(fā)現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離,,防止觸電,。
另外,家中內澇積水又該如何應對呢,?
不要以為在家里就可以高枕無憂,超強的暴雨洪水也會威脅到地勢較低的居民住宅區(qū),,應提早預防,。地勢低洼的居民住宅區(qū),平時可以提前筑高門檻,,墊高家具或者在暴雨來臨前迅速在門外放上沙袋,,防止積水進入,;也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圍措施,,如砌圍墻,,大門放置擋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一旦積水漫進屋內,,應及時切斷電源,防止積水觸電傷人,。如家中積水過深時,,請迅速撤離,安全第一,,及時向屋頂,、高層等處轉移,找到被困地的制高點站立等待救援,;如果被洪水圍困,,尋找門板、洗衣盆,、衣柜等作為逃生用品,;如通信工具無法正常使用,應使用煙火,、光照,、燃燒衣物等方法讓救援人員發(fā)現你的所在地。
進入汛期,,應多關注城市內澇信息,通過電視,、手機等渠道獲取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提前預判,及時防御,,避免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