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文化為兩岸所共同傳承,,兩岸同胞有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這是無法用陰謀詭計改變的客觀現實。
臺灣有歷史教師近日表示,新出版的歷史課本被大幅縮減,,三國時期的人,、事、物全部消失,,《史記》,、《漢書》、魏晉南北朝,、貞觀之治,、楊玉環(huán)與安史之亂,統統不見了,。其他篇章能簡化則簡化,,“從商周到隋唐的國家與社會”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講完,歷史人物幾乎只提到秦始皇,,漢武帝等人匆匆?guī)н^,。
長年以來,臺灣某些人一直想利用歷史教育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手段無非是將中國史與臺灣史分割,,對古代史模糊化處理,,近代史則是把日據時代改稱“日治時代”,希望通過這些操作讓臺灣同胞不再關心臺灣與祖國大陸共同的歷史,,也就不再認同自己屬于中華民族,。
但是,這樣的鬼祟操作真的有用嗎,?
其一,,中華傳統文化,早就扎根在臺灣,,是刪改幾頁歷史教科書就能切割干凈的嗎,?歷史雖然不教三國了,但臺灣的國文課要教《出師表》,,這出師表的作者諸葛亮是哪朝人物,,也能不提嗎?歷史雖然不教宋朝了,,可國文課依舊講《岳陽樓記》,,范仲淹為什么說“先天下之憂而憂”,能給學生模糊過去嗎,?
其二,,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提升,在流行文化中,,中國元素的存在感越來越大,。要搞“去中國化”,,《全戰(zhàn)》系列最新大作《三國》,,今后不讓臺灣人玩了?林俊杰的《曹操》,、周杰倫的《亂舞春秋》也得禁了,?《三國殺》的桌游,在臺灣也不能玩了,?最近上演的迪斯尼大片《花木蘭》,,故事取自《木蘭辭》,背景是南北朝,,也禁了,?《延禧攻略》《甄嬛傳》這些在島內火爆的大陸古裝劇,是不是也得禁播,?
如此看來,,臺灣同胞每天接觸的流行文化里,中國元素無處不在,。這“中國化”真是怎么去,,都去不干凈,。中華文化為兩岸所共同傳承,兩岸同胞有不可分割的歷史淵源,,這是無法用陰謀詭計改變的客觀現實,。靠刪改教科書搞“去中國化”,,徒自現丑,,終歸無用。
(原標題:為“去中國化”印度又有新舉動,在印外企高管呼吁:不要對中國建“更高隔離墻”)【環(huán)球時報記者李司坤青木】印度近來在貿易,、投資,、市場準入等方面推行一系列保護主義政策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記者杜白羽)新冠疫情暴發(fā)以來,,西方“將供應鏈搬出中國”的聲音頻頻見諸報端,。美國領導人甚至聲稱“如果和中國徹底切斷關系,可以省5000億美元”,。
原標題:口罩生產“去中國化”失敗,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環(huán)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青木】“德國又開始大批進口中國口罩,!”德國《世界報》19日報道稱,,今年4月,由于口罩供不應求
原標題:蘇貞昌揚言臺北故宮文物屬于"2300萬人" 島內民眾發(fā)出靈魂質問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9月7日電 國民黨全代會6日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