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17日也發(fā)表社論直指臺當局所謂“影響不大”的邏輯漏洞:民進黨當局宣稱對RCEP出口雖占總出口約70%,,但其中約四分之三為零關稅,,所以RCEP對臺灣影響不顯著,現階段應以努力以加入CPTPP為目標,。如果依此邏輯,,臺灣對CPTPP出口僅占總出口四分之一,,其中同樣約有四分之三產品免關稅,臺灣應該更沒有加入CPTPP的必要,。所以蔡當局的說法不切實際,,純屬推脫。
該臺媒還稱,,對于另一種說法,,即RCEP成員之間過去已經生效不少自由貿易協定,影響早已發(fā)生,,所以簽署RCEP沖擊不大,,這更是倒因為果。因為這些協定對臺灣沖擊不但早已發(fā)生,,而且目前仍未消除,,臺當局豈能以近幾年變化不大而斷定沒有影響。另外,,RCEP中還包括其他深化供應鏈聯系,、加強產業(yè)合作,以及促進貿易便捷化的規(guī)范,,這些將對臺灣產生排擠效果,。
國民黨高雄市議員黃柏霖表示,不相信RCEP不會對臺灣產業(yè),、企業(yè)產生影響,。當RCEP15國彼此有關稅優(yōu)惠,臺灣廠商沒有,,成本勢必升高,,收入減少、產品賣不出去,,就業(yè)機會就會下降,這都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huán),。
臺灣義守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梁堅表示,,RCEP簽署后將加速大陸與其他會員國間的政經關系。臺灣不只連RCEP都加入不了,,甚至連CPTPP也敲不開門,,臺灣恐成區(qū)域經濟孤兒。臺灣跟大陸,、東盟國家的貿易往來金額超過六成多以上,,RCEP簽署后關稅會減免或零關稅,但臺灣被阻絕在區(qū)域經濟體之外,,只能靠彼此之間的貿易協定互動,,目前包括臺灣跟大陸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和跟新加坡簽自由貿易協定等,還能維系部分貿易,,但對日本,、韓國、澳洲或其他東盟國家,,一定會帶來影響,。
“RCEP生效后臺灣變成亞洲孤島”,香港中評社16日以此為題發(fā)表社評稱,,當RCEP區(qū)內逾九成產品都是零關稅,,臺灣除了科技業(yè)、靠ECFA紅利的行業(yè)之外,,傳統(tǒng)產業(yè)幾乎活不下去,,未來這些企業(yè)勢必要加速外移,到RCEP區(qū)內設廠,。臺灣很快會變成“經濟孤島”,。
原標題:沒加入RCEP怎么辦,?臺當局出昏招遭群嘲15日,東盟十國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15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