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臺記者獲悉,魏碑泰斗孫伯翔先生于4月16日在天津去世。
孫伯翔,,出生于1934年,,天津人,曾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創(chuàng)作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進修學院教授,、天津市文聯(lián)委員、天津市書協(xié)副主席等,。曾榮獲中國文聯(lián)第十一屆造型藝術(shù)成就獎,、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這是孫伯翔先生為總臺大型文化節(jié)目《尋古中國》題寫的片名
(總臺記者 楊煜)
相關(guān)鏈接
書法大家孫伯翔:耄學日新 終得妙成>>詳情
魏碑泰斗孫伯翔一生崇尚碑學,傾心北派,,以自己的獨特理解于魏碑書體中賦予當代人的精神意象,,給當代的碑派書法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的啟示。他曾說:“沒有厚積,,難得妙章,,沒有長年,難有瞬間,?!边@也正是他一生潛心翰墨的寫照。今天的節(jié)目,,一起走進孫伯翔的書法世界。
雖然已經(jīng)步入耄耋之年,,但寫字仍然是孫伯翔每天生活的中心,。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我愛寫辛棄疾的詞或者李清照的詞,。書法深奧得很,一筆一畫,,都有做人的道理,,你先得有功夫,然后再性情,。到現(xiàn)在為止,,我88了,寫字是我的老有所依,,也可以說一種信仰,。
自己寫,,也為學生指點一二,書法,,早已成為孫伯翔生命的全部,。
1934年,,孫伯翔出生于天津武清一個普通農(nóng)家,。小時候,爺爺和父親的言傳身教,,培養(yǎng)了孫伯翔對寫毛筆字的興趣,。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我生長在農(nóng)村,,學了私塾,開始就要念“趙,、錢,、孫、李”,,再一個《三字經(jīng)》《千字文》《大學》,。這兩三年的私塾時間,確實給我打了基礎(chǔ),,我開始描紅模子,。
1955年,,21歲的孫伯翔從農(nóng)村進入城市,做了一份簡單的工作,。工作的閑暇,,讓他有大把時間練習書法。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那時候我那倉庫中間放一個桌子,,我在那寫了整整20年,。
在20年的時間里,唐楷的規(guī)整,、端莊,,讓孫伯翔沉醉其中。一個偶然的機會,,一位友人送給了他一部《始平公造像記》,,魏碑方雄,歷經(jīng)千年,,帶著濃厚的山野氣息,,沉厚敦實,讓孫伯翔為之震撼。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方的里邊要頓筆,圓的地方需要提筆,,有提有頓,,跟人跳繩一樣。改變我命運的,,改變我人生的,,也就是這幅造像。魏碑是少數(shù)民族和中華文化相結(jié)合,,它是跳躍的,,可以說疏可跑馬,密不透風,,讓你寫起來精神完全就變了,。
從此孫伯翔開始臨習造像,、摩崖,一生與魏碑書法相融,。為了精進技藝,,孫伯翔還報名參加了當時天津大學教師王學仲先生辦的書法班。孫伯翔的勤奮和天賦,,讓書畫家王學仲十分欣賞,,收為入室弟子。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不到40歲,,在王學仲教授那里寫魏碑,,他要求更高了,叫我把魏碑寫成鋼打的鐵鑄的,,在那時候奠定了基礎(chǔ),。
康有為針對北魏書法,,總結(jié)了十條優(yōu)點,其中“筆法跳躍”“意態(tài)奇逸”“結(jié)構(gòu)天成”最能切中要害,,是魏碑書法的精神所在,。孫伯翔抓住了這三個精髓要點。在對《張猛龍碑》《始平公造像記》等名碑成千上萬次反復臨習后,他對魏碑形成了自己精辟而獨到的見解,,創(chuàng)造出斬釘截鐵,、斧劈刀削般的書法藝術(shù)形象。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這筆是方的,這筆也是方的,。這一筆要按下去,,能按多少按多少,然后再收一點,,方中有圓,,圓中帶方。
1982年,孫伯翔創(chuàng)作的《正氣歌》獲得首屆全國中青年書法展二等獎,,他的碑派書法開始受到業(yè)界關(guān)注,,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孫伯翔學生張建會:他不光是照一個碑一個帖去寫,這里頭它融合了各碑帖的內(nèi)容,,那么確實也是給人們耳目一新的這種感覺,。在這個展覽上特別引起轟動。
孫伯翔說,,他一生有四位老師:王學仲,、孫其峰、石開和馬嘯,,前兩位都是他的授業(yè)恩師,而后兩位,,卻都是批評過他的人,。石開曾經(jīng)犀利地指出,孫伯翔的書法是“小腳女人,,不敢越雷池半步,。”而馬嘯,,更曾直言孫伯翔寫的是“痛苦的魏碑”,。面對批評,,孫伯翔虛心求變。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又像古人,,又不像古人,,最后是寫的是我自己,也就是古中有我,,我中有古,。
幾經(jīng)嘗試,孫伯翔選擇把行書的流暢生動,,化用在魏碑的莊重敦厚當中,,不同筆體的搭配互補,方筆圓筆之間的細微轉(zhuǎn)換,,達到了和諧的審美效果,,成為當代寫魏碑的一流書家。后來,,孫伯翔又多次重寫《正氣歌》,。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最后我又重寫了,,要心態(tài)平和,不急不慢,,寫的那種平和氣,,就是說開始是功力第一,,后來是性情第一,,功力第二,這是中國人的精神,。
業(yè)內(nèi)人士評價說,,孫伯翔對中國當代書法最大的貢獻就是對魏碑筆法做出了非常形象地概括和生動描述。孫伯翔曾說,,橫豎筆畫,,都要寫成大興安嶺的蒼松那般,,富有生命力。
2014年,孫伯翔獲得中國文聯(lián)第十一屆造型表演藝術(shù)成就獎。2015年,,孫伯翔又在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被授予終身成就獎,。2017年,,孫伯翔書寫的毛筆字“福”字亮相春晚,。
進入晚年的孫伯翔每天堅持練字,不同的是,,在書法的藝術(shù)境界上,,他開始追求“清涼”,探索更和諧,、更舒適的自然藝術(shù)表達,,書法作品中也多了一種天真的稚趣。2021年,,已經(jīng)87歲的孫伯翔,,在天津美術(shù)館舉辦《耄學日新》書畫藝術(shù)展,展出的一百余件作品,,全部是他近兩年的新作,。
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書法大家孫伯翔:清涼就好比說清水出芙蓉一樣,,好像(周敦頤)的荷花一樣,清涼見底,,出污泥而不染,,那就叫清涼。要達到真善美,,專家點頭,,群眾鼓掌。中國字就是方塊,,方塊就好比方方正正,。做人也是一樣,必須得正正當當,,應該是以傳統(tǒng)書法為主,,做好中國人,寫好中國字,。
孫伯翔形容自己說,,我就是一個寫字老頭兒。書法一筆一畫流露的都是人的品格,、性情,,學書做人,應該始終保持一種沉靜的心態(tài),,不為名利所左右,。面對當下“江湖字體”“網(wǎng)絡丑書”泛濫的情況,孫伯翔希望我們的下一代都能自幼學習純正的傳統(tǒng)書法,,并從中領(lǐng)悟到傳統(tǒng)文化之美,,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