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發(fā)還是按月發(fā)?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楊凡:國外通常做法是0至18歲都會發(fā)放,但我們國家應該是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特別是在政策設計初期,可以設計0至3歲或者0至6歲,,以后隨著經濟社會條件發(fā)展,可以慢慢再擴大。
是一次性發(fā),,還是按月發(fā)?這兩種方式各有利弊,。
一次性發(fā),,操作簡單,行政成本比較低,,老百姓的獲得感很強,,因為數(shù)字很可觀。
按月發(fā)的好處是財政壓力比較低,,而且有些孩子的狀況會變化,,比如監(jiān)護人,、居住地發(fā)生改變了,這些后續(xù)情況,,按月發(fā)會更精準,。
對一孩的補貼是否也需要加強?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楊凡:無論是學界,,還是社會,,還是政府部門,都有一定的共識,,
生育補貼應該覆蓋到一孩家庭,。
現(xiàn)在更多地方主要是針對二孩和三孩,原因是體量相對來說比較小,,財政的壓力不會一下子變得很大,。目前這種循序漸進的做法也是對的,先有這個制度,,先給二孩,、三孩家庭,然后慢慢再擴展到一孩,。
發(fā)放育兒補貼如何兼顧家庭差異,?
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健康學院副院長楊凡: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都有一定的經濟條件,。
有研究表明,經濟條件越高,,可能生育三孩的意愿也越高,,這就需要對生育補貼制度有一個更精細化的設計。比如,,在國外有些地方的做法是根據(jù)家庭的收入去設計補貼標準,,如果家庭收入比較高,補貼標準則會比較低,。
這是后期我們對生育補貼制度完善的方向,,它需要建立在對家庭收入、對人群特征有精準了解的基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