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風華正茂的錢鐘書楊絳夫婦
資料圖片:錢鐘書楊絳夫婦
資料圖片:錢鐘書楊絳夫婦
一百年過去了,歲月的風塵卻難掩她的風華,,多年前,,錢鐘書便給了她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現(xiàn)在,她是這個喧囂躁動的時代一個溫潤的慰藉,讓人看到,,“活著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P>
北京三里河一個屬于國務(wù)院的宿舍小區(qū),,全是三層樓的老房子,幾百戶中惟一一家沒有封閉陽臺,、也沒有室內(nèi)裝修的寓所——“為了坐在屋里能夠看到一片藍天”,,便是楊絳的棲身之處。
自1977年一家人搬進來,,她就再沒離開過,。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經(jīng)的“我們仨”,,只剩下這位即將在7月17日迎來百歲誕辰的老人,,她有時也會喃喃自語,“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P>
但從那時起,,楊絳就把這間寓所稱為“人生的客棧”,,歡樂與傷悲來來往往,,都成了過客,已沒有什么可以擾亂她平靜的心靈,。楊絳開始獨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錢鐘書的學術(shù)遺物——她把這叫做“打掃現(xiàn)場”,,每日的生活簡單而規(guī)律,筆耕不輟,,深居簡出,。在她身上,人們往往忘掉時間的殘酷:一百年無情而漫長,,而這位女性始終一如既往的柔韌,、清朗、獨立,,充滿力量,,也給予溫暖。,。,。,。。,。
不看書,,“一星期都白活了”
楊家世居無錫,,是當?shù)匾粋€有名的知識分子家庭,。楊絳的父親楊蔭杭學養(yǎng)深厚,早年留日,,后成為江浙聞名的大律師,,做過浙江省高等審判廳廳長。辛亥革命前夕,,楊蔭杭于美國留學歸來,,到北京一所法政學校教書,就在這年7月17日,,楊絳在北京出生,,父親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父親楊蔭杭對楊絳特別鐘愛,,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個姐姐中個頭最矮,,愛貓的父親笑說:“貓以矮腳短身者為良,。”楊絳八歲回無錫,、上海讀小學,,十二歲,進入蘇州振華女中,,從小學習好,,但也個性頑皮,上課時姓馬的老師講“白馬非馬”的典故,,她調(diào)皮回說:“不通不通,,假如我說,‘馬先生,,非人也’,,行嗎?”鬧得同學一片哄笑,。在父親的引導下,,她開始迷戀書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來啃,,讀書迅速成為她最大的愛好,。一次父親問她:“阿季,三天不讓你看書,你怎么樣,?”她說:“不好過,。”“一星期不讓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說完父女會心對笑,。
拒絕費孝通,,與錢鐘書“緣起一面”
1928年,楊絳十七歲,,她一心一意要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但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清華招收女生,,但南方?jīng)]有名額,,楊絳只得轉(zhuǎn)投蘇州東吳大學。費孝通與楊絳在中學和大學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楊絳,,費孝通便對他們說:“我跟楊季康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P>
楊絳念念不忘清華,。1932年初,東吳大學因?qū)W潮停課,,21歲的她與朋友四人一起北上京華,,當時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學,準備一起入學,,楊絳臨時變卦,,毅然去了清華當借讀生。母親后來打趣說:“阿季的腳下拴著月下老人的紅絲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華,。”
當年3月初,,楊絳去看望老朋友孫令銜,,孫也要去清華看望表兄,這位表兄不是別人,,正是錢鐘書,。兩人初見,,楊絳眼中的錢鐘書身著青布大褂,腳踏毛底布鞋,,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當時兩人只是匆匆一見,,甚至沒說一句話,,但當下都彼此難忘。錢鐘書寫信給楊絳,,約在工字廳相會,。一見面,,他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楊絳答:“我也沒有男朋友,?!睆拇藘扇吮汩_始鴻雁往來,“越寫越勤,,一天一封”,,直至楊絳覺出:“他放假就回家了。(我)難受了好多時,。冷靜下來,,覺得不好,這是fallinlove(墜入愛河)了,?!?/P>
費孝通來清華大學找楊絳“吵架”。他認為自己更有資格做楊絳的男朋友,,因為他們已做了多年的朋友,。楊絳回應(yīng):“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換句話說,,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不是你的女朋友。若要照你現(xiàn)在的說法,,我們不妨絕交,。”費孝通很失望,,但也無可奈何,,只得接受現(xiàn)實,。
1979年4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代表團訪問美國,,錢鐘書和費孝通作為代表團成員,,不僅一路同行,旅館住宿也被安排在同一套間,,費老還主動送錢鐘書郵票,,讓他寫家信回家。錢鐘書想想好笑,,借《圍城》里趙辛楣曾對方鴻漸說的話,,跟楊絳開玩笑:“我們是‘同情人’?!辟M老直到晚年作文時,,還把楊絳稱為自己的初戀女友,楊絳直言:“費的初戀不是我的初戀,?!睆氐灼睬鍨榘祽僖粓觥eX鐘書去世后,,費孝通去拜訪楊絳,,送他下樓時,楊絳一語雙關(guān):“樓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
“最賢的妻”,,《圍城》名句出自楊絳之手
1935年7月13日,,錢鐘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jié)婚儀式。多年后,,楊絳在文中幽默地回憶道:“(《圍城》里)結(jié)婚穿黑色禮服,、白硬領(lǐng)圈給汗水浸得又黃又軟的那位新郎,不是別人,,正是鐘書自己,。因為我們結(jié)婚的黃道吉日是一年里最熱的日子。我們的結(jié)婚照上,,新人,、伴娘、提花籃的女孩子,、提紗的男孩子,,一個個都像剛被警察拿獲的扒手?!?/P>
隨后錢鐘書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學獎學金,,楊絳毫不猶豫中斷清華學業(yè),,陪丈夫遠赴英法游學。滿腹經(jīng)綸的大才子在生活上卻出奇地笨手笨腳,,學習之余,,楊絳幾乎攬下生活里的一切雜事,做飯制衣,,翻墻爬窗,,無所不能。楊絳在牛津“坐月子”時,,錢鐘書在家不時闖“禍”,。臺燈弄壞了,“不要緊”,;墨水染了桌布,,“不要緊”;顴骨生疔了,,“不要緊”——事后確都一一妙手解難,,楊絳的“不要緊”伴隨了錢鐘書的一生,。錢的母親感慨這位兒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鐘書癡人癡福,?!?/P>
1937年,上海淪陷,,第二年,,兩人攜女回國。錢鐘書在清華謀得一教職,,到昆明的西南聯(lián)大上課,,而楊絳留在上海,在老校長王季玉的力邀下,,推脫不過任了一年母校振華女中的校長,,這也是她生平惟一一次做“行政干部”,其實一貫自謙“我不懂政治”的楊絳,,正是畢業(yè)于東吳大學的政治系,。
1945年的一天,,日本人突然上門,楊絳泰然周旋,,第一時間藏好錢先生的手稿,。解放后至清華任教,她帶著錢鐘書主動拜訪沈從文和張兆和,,愿意修好兩家關(guān)系,,因為錢鐘書曾作文諷刺沈從文收集假古董。錢家與林徽因家的貓咪打架,,錢鐘書拿起木棍要為自家貓咪助威,,楊絳連忙勸止,她說林的貓是她們家“愛的焦點”,,打貓得看主人面,。楊絳的沉穩(wěn)周到,是癡氣十足的錢鐘書與外界打交道的一道潤滑劑,。家有賢妻,,無疑是錢鐘書成就事業(yè)的最有力支持。1946年初版的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樣書上,,錢鐘書為妻子寫下這樣無匹的情話:“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的結(jié)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P>
錢鐘書的小說《圍城》被搬上熒幕前,,導演黃蜀芹曾專門來征詢夫婦倆。楊絳邊讀劇本,,邊逐段寫出修改意見,。電視劇果然名聲大噪,一時在全國掀起熱潮,,而出現(xiàn)在每集片頭的那段著名的旁白——“圍在城里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沖出去。對婚姻也罷,,職業(yè)也罷,。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北粺o數(shù)人時常引用,,實際上就出自楊絳之手,她可謂是最懂《圍城》的人,。
許多年前,,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卑阉罱o錢鐘書聽,,錢當即回說,“我和他一樣”,,楊絳答,,“我也一樣?!?/P>
外柔內(nèi)剛,,“文革”時的磨難與風骨
1966年,錢鐘書和楊絳都被革命群眾“揪出來”,,成了“牛鬼神蛇”,,被整得苦不堪言,楊絳還被人剃了“陰陽頭”,。她連夜趕做了個假發(fā)套,,第二天照常出門買菜。群眾分給她的任務(wù)是清洗廁所,,污垢重重的女廁所被她擦得煥然一新,,毫無穢氣,進來的女同志都大吃一驚,。楊絳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塵不染,閑時就坐在上面掏出書看,,倒也無人打擾,。
形勢越來越嚴峻,錢鐘書在中國社科院文學所被貼了大字報,,楊絳就在下邊一角貼了張小字報澄清辯誣,。這下群眾炸窩了,身為“牛鬼蛇神”的楊絳,,還敢貼小字報申辯,!她立刻被揪到千人大會上批斗示眾。當時文學所一起被批的還有宗璞,、李健吾等,,其他人都低著頭,只有楊絳在被逼問為什么要替資產(chǎn)階級反動權(quán)威翻案時,,她跺著腳,,激動地據(jù)理力爭:“就是不符合事實,!就是不符合事實!”這“金剛怒目”的一面,,讓許多人刮目相看,,始知她不是一個嬌弱的女人。
1969年,,他們被下放至干校,,安排楊絳種菜,這年她已年近六十了,。錢鐘書擔任干校通信員,,每天他去郵電所取信的時候就會特意走菜園的東邊,與她“菜園相會”,。在翻譯家葉廷芳的印象里,,楊絳白天看管菜園,她就利用這個時間,,坐在小馬扎上,,用膝蓋當寫字臺,看書或?qū)憱|西,。而與楊絳一同下放的同伴回憶,,“你看不出她憂郁或悲憤,總是笑嘻嘻的,,說‘文革’對我最大的教育就是與群眾打成一片,。”其實十年文革,,錢楊夫婦備受折磨,,親人離散:楊絳最親的小妹妹楊必被逼得心臟衰竭辭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殺,?,?而沉重的傷悲未把兩人壓垮,在此期間,,錢鐘書仍寫出了宏大精深的古籍評論著作《管錐篇》,,而楊絳也完成了譯著諷刺小說的巔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訶德》。
從干?;貋戆四旰?,楊絳動筆寫了《干校六記》,名字仿擬自沈復的《浮生六記》,,記錄了干校日常生活的點滴,。這本書自1981年出版以來在國內(nèi)外引起極大反響,胡喬木很喜歡,曾對它下了十六字考語:“怨而不怒,,哀而不傷,,纏綿悱惻,句句真話,?!辟澷p楊絳文字樸實簡白,筆調(diào)冷峻,,無一句呼天搶地的控訴,,無一句陰郁深重的怨恨,就這么淡淡地道來一個年代的荒謬與殘酷,。女兒錢瑗一語道破:“媽媽的散文像清茶,,一道道加水,還是芳香沁人,。爸爸的散文像咖啡加洋酒,,濃烈、刺激,,喝完就完了,。”不過,,書出來后,,卻只能在柜臺底下賣,丁玲甚至說,,《班主任》是小學級的反共,;《人到中年》是中學級;《干校六記》是大學級,。
“最才的女”,,創(chuàng)作翻譯雙高峰
求學時老師給楊絳的批語是“仙童好靜”,在英才濟濟的東吳大學,,她很快就奠定了自己才女的地位:中英文俱佳的楊絳是班上的“筆桿子”,,東吳大學1928年英文級史、1929年中文級史,,都由她“操刀”。她還喜歡音樂,,能彈月琴,,善吹簫,工昆曲,。大學期間,,自修法文,拜一位比利時的夫人為師,學了一口后來清華教授梁宗岱稱贊不已的法語,。
求學清華時,,一貫愛好文學的楊絳開始自己創(chuàng)作,備受任課教師朱自清的欣賞,,她的第一篇散文《收腳印》和第一篇小說《璐璐,,不用愁!》都是被他推薦至《大公報·文藝副刊》上發(fā)表,。楊絳在清華沒能拿到碩士學位,,后陪錢鐘書西方游學,也未攻讀任何學位,,但她一路旁聽,,一路自修,坐擁書城,,遍讀喬叟以降的英國文學,,還不時和丈夫展開讀書競賽。兩人回到家中無事,,便對坐讀書,,還常常一同背詩玩兒,發(fā)現(xiàn)如果兩人同把詩句中的某一個字忘了,,怎么湊也不合適,,那個字準是全詩中最欠貼切的字,“妥帖的字,,有黏性,,忘不了?!?/P>
錢鐘書從昆明回上海后想寫《圍城》,,楊絳甘做“灶下婢”,輔佐夫君全力搞創(chuàng)作,,閑時在陳麟瑞,、李健吾等人的鼓動下,嘗試寫了部四幕劇《稱心如意》,。沒想這位自稱業(yè)余的劇壇新手“出手不凡”,,第二年《稱心如意》在金都大戲院上演時“引來陣陣喝彩聲”,一鳴驚人,,她所署的筆名“楊絳”也就此叫開,。此后,楊絳又接連創(chuàng)作了喜劇《弄真成假》,、《游戲人間》和悲劇《風絮》,,諷刺幽默,,流暢俏皮,頗有英式戲劇的風格,。楊絳的父親和姐妹一同去看了《弄真成假》,,聽到全場哄笑,問楊絳:“全是你編的,?”她點頭,,父親笑說:“憨哉!”1945年,,夏衍看了楊絳的劇作,,頓覺耳目一新,說:“你們都捧錢鐘書,,我卻要捧楊絳,!”
新中國建立后,知識分子普遍遭受冷板凳的待遇,,翻譯無疑更為“安全”,。楊絳的翻譯生涯最早追溯到清華讀研時,一次錢鐘書的老師葉公超請她到家里吃飯,,飯后拿出本英文刊物,,讓楊絳譯出其中一篇政論《共產(chǎn)主義是不可避免的嗎?》,。她當時心想:莫非葉先生是要考考錢鐘書的未婚妻,?在此之前,她英文雖棒,,也從未學過,、做過翻譯,但也只得硬著頭皮“應(yīng)考”,。交稿時葉公超卻連連稱贊“很好”,,推舉發(fā)表到《新月》雜志。從此楊絳一發(fā)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譯的道路,。她翻譯的47萬字的法國小說《吉爾·布拉斯》,受到朱光潛的高度稱贊:我國散文(小說)翻譯“楊絳最好”,。
1958年,,47歲的楊絳,利用大會小會間隙,,開始自學西班牙語,,打算從原文翻譯《堂吉訶德》。譯稿歷經(jīng)“文革”的摧殘,,“被沒收、丟棄在廢紙堆里”,最后“九死一生”,,逃過劫難,。1978年4月,楊絳翻譯的《堂吉訶德》出版,。同年6月,,西班牙國王和王后訪華,她應(yīng)邀參加國宴,。鄧小平驚訝道:“《堂吉訶德》是什么時候翻譯的,?”此事一言難盡,楊絳忙于和西班牙皇室握手,,無暇細談,,只好答非所問:“今年出版的?!?986年10月,,西班牙國王專門獎給75歲的楊絳一枚“智慧國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勛章”,以表彰她的杰出貢獻,。
寫于1980年的《洗澡》,,是楊絳迄今為止惟一一部長篇小說?!跋丛琛笔墙▏酢叭础边\動中的專有名詞,,指的是知識分子需要對自己思想“骯臟”面徹底“清洗”,一部《洗澡》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各類知識分子在運動期間的眾生相,。這部18萬字的小說被施蟄存譽為“半部《紅樓夢》加上半部《儒林外史》”,。
走到人生邊上,淡泊自在
從1994年開始,,錢鐘書住進醫(yī)院,,纏綿病榻,全靠楊絳一人悉心照料,。不久,,女兒錢瑗也病中住院,與錢鐘書相隔大半個北京城,,當時八十多歲的楊絳來回奔波,,辛苦異常。錢鐘書已病到不能進食,,只能靠鼻飼,,醫(yī)院提供的勻漿不適宜吃,楊絳就親自來做,,做各種雞魚蔬菜泥,,燉各種湯,,雞胸肉要剔得一根筋沒有,魚肉一根小刺都不能有,?!扮姇≈校抑磺蟊人嗷钜荒?。照顧人,,男不如女。我盡力保養(yǎng)自己,,爭求‘夫在先,,妻在后’,錯了次序就糟糕了,?!?997年,被楊絳稱為“我平生唯一杰作”的愛女錢瑗去世,。一年后,,錢鐘書臨終,一眼未合好,,楊絳附他耳邊說:“你放心,,有我吶!”內(nèi)心之沉穩(wěn)和強大,,令人肅然起敬,。“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yīng)盡的責任,?!碑斈暌呀攀啐g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2003年,,《我們仨》出版問世,,這本書寫盡了她對丈夫和女兒最深切綿長的懷念,感動了無數(shù)中國人,。而時隔四年,,96歲高齡的楊絳又意想不到地推出一本散文集《走到人生邊上》,探討人生的價值和靈魂的去向,,被評論家稱贊:“九十六歲的文字,,竟具有初生嬰兒的純真和美麗,。”走到人生的邊上,,她愈戰(zhàn)愈勇,,唯愿“死者如生,生者無愧”——錢鐘書留下的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多達7萬余頁,也被楊絳接手過來,,陸續(xù)整理得井井有條:2003年出版了3卷《容安館札記》,,178冊外文筆記,20卷的《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也將于今年面世,。,。。,。,。。這位百歲老人的意志和精力,,讓所有人驚嘆,!
這也是她一貫身心修養(yǎng)的成果。據(jù)楊絳的親戚講述,,她嚴格控制飲食,,少吃油膩,喜歡買了大棒骨敲碎煮湯,,再將湯煮黑木耳,,每天一小碗,以保持骨骼硬朗,。她還習慣每日早上散步,、做大雁功,時常徘徊樹下,,低吟淺詠,,呼吸新鮮空氣。高齡后,,改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直到現(xiàn)在還能彎腰手碰到地面,腿腳也很靈活,。
當然更多的秘訣來自內(nèi)心的安寧與淡泊,。楊絳有篇散文名為《隱身衣》,文中直抒她和錢鐘書最想要的“仙家法寶”莫過于“隱身衣”,,隱于世事喧嘩之外,,陶陶然專心治學,。生活中的她的確幾近“隱身”,低調(diào)至極,,幾乎婉拒一切媒體的來訪,。2004年《楊絳文集》出版,出版社準備大張旗鼓籌劃其作品研討會,,楊絳打了個比方風趣回絕:“稿子交出去了,,賣書就不是我該管的事了。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P>
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以全家三人的名義,將高達八百多萬元的稿費和版稅全部捐贈給母校清華大學,,設(shè)立了“好讀書”獎學金,。楊絳與錢鐘書一樣,出了名的不喜過生日,,九十歲壽辰時,,她就為逃避打擾,專門躲進清華大學招待所住了幾日“避壽”,。她早就借翻譯英國詩人蘭德那首著名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shù);我雙手烤著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P>
(參考資料:《楊絳文集》,;《聽楊絳談往事》,吳學昭著)(稿件來源: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