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休息后,繼續(xù)出發(fā),。越往上走,,山路越來越陡峭,也越來越難走,。特別是幾處懸崖峭壁上的路,,每邁出一步,須手腳并用,,才敢邁出第二步,。回頭看自己走過的路,,讓人心驚肉跳,。往下一看,感覺頭暈目眩,。
不過,,俄的黑格卻不以為然,不一會兒,,他就把我們甩得遠遠的,。又過了一段時間,山腳小學下課鈴響起,,我們來到了一處木梯處,。“這是第一段天梯,,你們花了45分鐘才到這里,,我不等你們,可能只要10分鐘,?!倍淼暮诟裾f。
路怎么修,?
20年來,,木梯變鐵梯
面前這座天梯,有三層,。最下面一層,,是腐朽的木棒。最上面一層,,梯步是木棒,,旁邊則吊著一根鋼索。往上爬時,可以借力鋼索,,抓起來很順手,。
就在我們準備攀爬時,勒爾村村文書莫色子古帶著幾個青壯年從村里趕來了,?!奥犝f你們要來,我?guī)麄儊斫幽銈??!币贿呎f,一邊招呼小伙子們接過了記者肩上的背包,。
“天梯之路”是何時修建的,,今年53歲的莫色子古也說不清楚??赡苁窃緵]有路,,祖輩走得多了,便有了這條“天梯之路”,。
20年前,莫色子古擔任村支書,。那時,,天梯全是藤條和木棒做成的。于是,,他們習慣性叫天梯為藤梯,。
莫色子古說,風吹雨淋日曬后,,藤梯朽得快,。那個時候,藤梯很不安全,,有人不小心踩空后被摔死,。見此情形,莫色子古將天梯之路的維護段落,,分成四段,,分別由牛覺社、特土社,、勒爾社和古曲洛社四個社承擔,。維修時限一年一次,人力由各社義務派遣,,所需材料采取村社自籌方式,。“這條路維修起來很艱險,少則三四天,,多則一周時間,。”莫色子古說,,不過,,大家都沒有什么抱怨,畢竟這是大家回家時最近的路,。
時間來到2009年,,蘇巴姑電站修建。施工期間,,一個電焊工在走藤梯時,,不幸摔下懸崖。電站修建方也發(fā)現(xiàn)了天梯的危險性,。于是,,主動找到莫色子古,通過協(xié)商后,,電站修建方捐贈鋼索,、鋼筋、鋼管等材料,,村民出人力給天梯加固,。
“這次加固耗時大概持續(xù)了一個月時間?!蹦庸耪f,,通過使用鋼筋、鋼索和鋼管,,其中幾段最陡峭天梯,,木梯變成鋼筋梯。梯子旁邊,,還繃著一根很粗的鋼索,。人往上爬,可以抓著鋼索借借力,;往下走時,,抓著鋼索當保護繩?!盀榱巳俗テ饋眄樖?,我們特意將鋼索繃得不那么緊?!?/p>
孩子咋辦,?
腰系繩索爸爸當“保鏢”
“自2009年以后,,這條路再也沒有發(fā)生過摔死人的事了?!蹦庸耪f,,更令人欣慰的是,自天梯形成以來,,在村史記載中,,天梯上沒有發(fā)生過一起孩子被摔死的事情。
“把手要抓緊,,別往后看,。”莫色子古一邊傳授爬天梯方法,,一邊說彝族人是很講究規(guī)矩的——從下上爬時,,男先女后;從上下爬時,,女先男后,。孩子由壯年男人帶著,10歲以下,,腰間捆著繩子,,另一頭牢牢地系在男人身上?!霸谖业挠洃浿?,小時候,我爸爸要帶我下山,就會帶上一根繩子,一頭系在他的腰間,,一頭系在我的腰上,。上山時,我走前面,,他走后面,。下山時,我走后面,,他走前面,。”莫色子古說,,有了爸爸的保護,,孩子們上下天梯,一點都不怕,。等到了16歲,,孩子們便可以獨自上下天梯了。
由于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勒爾小學實行上10天課,,放4天歸宿假的作息制度,。
學生上學放學,勒爾小學有著一條很嚴的校規(guī),?!耙姴坏胶⒆蛹议L,我們不允許孩子離開學校,。如孩子來上學,,沒看到家長送,我們也要給予嚴厲批評的,?!崩諣栃W校長吉克說,特別是勒爾社的16個學生,,學校則要求更嚴格且給予特殊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