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購訂單有13種泄露可能
大學生小段生前照。
近日,,多地電信詐騙事件引發(fā)廣泛關注,。記者調查發(fā)現,,電信詐騙之所以容易得手,首先是通過高校,、政府平臺以及商業(yè)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大量個人信息被肆意買賣,另一方面是虛假的來電顯示號碼具有極強的欺騙性,。業(yè)內專家稱,,目前的網絡偵查技術已經足夠應對個人信息泄露、電信詐騙等案件,。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對虛假詐騙電話進行重點源頭整治,要求電信企業(yè)確保主叫號碼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及時中止和阻斷不法信息的傳播,。
我們也許早就成了透明人
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互聯網技術發(fā)展至今,,個人信息特別是身份證號,、住址、電話等基礎信息,,在流動過程中的多個環(huán)節(jié)均有以不同方式泄露,。“我們也許早就成了信息‘透明人’,?!币晃痪W絡安全專家說,。
“個人信息泄露嚴重的當屬高校,。”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說,。因管理人員意識薄弱引起的泄露,,在大學表現得特別突出。其中,,QQ群可以說是最沒有技術含量但“有效”的渠道,。記者通過QQ聊天軟件輸入“藝術”等院系簡稱,未受到任何阻攔,,便直接加入一個名為“12級藝術設計”的QQ群,,從群內信息看,該群屬于煙臺大學,。
記者在群內找到3份直接標明“名單”的文檔,,在“建筑特困和助學貸款畢業(yè)生名單”中,姓名,、畢業(yè)院校,、身份證號、手機號、貸款金額等詳細信息暴露無遺,。另一份畢業(yè)生還款確認名單中,,還能找到同一個人的還款金額、疑似還款日期等,。
企業(yè)泄露的個人信息也不可小覷,,這些數據與個人資產結合得更緊密。如京東,、淘寶等購物平臺掌握客戶網購訂單,,中航信等公司掌握航班機票信息,各種手機理財APP擁有個人金融賬號等,。哪怕只有一條信息被詐騙分子利用成功,,都會造成財產損失。
深圳前海征信公司信息安全總監(jiān)戴鵬飛曾梳理網購訂單的4大環(huán)節(jié),,發(fā)現有13種信息泄露的可能,,包括商家環(huán)節(jié)的內部倒賣、病毒攻擊,、信息被監(jiān)聽,,用戶環(huán)節(jié)賬號被盜,物流環(huán)節(jié)被“內鬼”倒賣,,電商平臺環(huán)節(jié)的內部倒賣,、系統漏洞等。
數據倒賣百元生意不屑做
“泄露的個人信息大多用于詐騙,?!崩铊F軍說,黑客或內鬼拿到最新數據后,,會通過QQ群,、論壇等途徑倒賣給使用者,或經過掮客注水加工后,,倒賣給下游的詐騙者或其他使用者,,已經形成了“黑產業(yè)鏈”。
記者向數據倒賣者詢價發(fā)現,,個人信息會以“對詐騙是否有幫助”為標準定價:一手的,、隔夜的京東網購訂單數據可賣到每條7元以上,但10天后只能賣每條3角錢,,“時間久了,,貨都到客戶手里了,就沒法行騙了”,。
“個人身份證,、住址等基礎信息最不值錢,,有時打包出售的幾千萬條身份信息,平均一條只需幾厘錢,?!崩铊F軍說,這些基礎信息可以從不同渠道獲得,,泄露得多,,被轉賣得也多,很多基礎的信息甚至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并打包下載,。
數據掮客還可以反復倒賣個人信息,,或注水加工再次出售。據記者了解,,1000元買入的批量賬戶數據,,只需倒賣兩次,就可以收回成本,。
記者采訪發(fā)現,,低于百元的生意數據倒賣者是不屑做的,“還不夠麻煩的”,。
偵查技術足以應對詐騙案
調查數據顯示,,僅今年二季度,獵網平臺就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詐騙舉報5509起,,涉案總金額高達4524.8萬元,,人均損失82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