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沙民間紅色博物館收藏12萬余件長征文物
2014年7月14日,,毛主席的衛(wèi)士長李銀橋之子李卓韋(右二)專程來到長沙,,將毛主席穿過的一套中山裝禮服捐獻給了伯瑜紅色博物館,。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攝
長沙晚報記者 賀文兵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到位于天心區(qū)南托街道牛角塘村的紅色博物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2005年,,傅伯瑜在牛角塘村成立了“伯瑜紅色博物館”,2013年1月23日,,省檔案館在“伯瑜紅色博物館”基礎上設立“湖南紅色檔案館”,。“進入7月后,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每天要接待兩三百人,。”昨日,,62歲的傅伯瑜守著自己耗費心血建起來的紅色博物館,,看到來參觀的人越來越多,心情很好,,他說:“歷史要銘記,,也要靠后人點亮?!?/p>
一種信仰
耗費心血建成紅色博物館
傅伯瑜,,1954年出生,江西人,。傅伯瑜是農(nóng)家子弟,,當過兵,1993年復員后來長沙創(chuàng)業(yè),,把家安在了長沙,。上世紀80年代初,他迷上了紅色收藏,。 “為了建紅色博物館和收藏紅色文物,,我耗費了大量心血?!比缃?,傅伯瑜的紅色博物館聲名遠揚,他則被譽為“中國民間紅色收藏第一人”,。
近兩年,,傅伯瑜的紅色博物館很熱鬧,各地的人都慕名前去參觀,,有黨員干部,、有農(nóng)民、有大中小學的學生……“今年前9個月接待參觀者上萬人次,?!备挡ふf。
“收藏紅色文物,,傳播紅色文化,,成了我一生的追求?!备挡ふf自己是從貧苦家庭走出來的孩子,,是黨和政府的關(guān)心,,才讓他上了學、當了兵,、入了黨,,如今致了富,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
一種堅守 30多年收藏12萬余件長征文物
昨日,,當記者走進傅伯瑜的紅色博物館“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展廳”時,躍入眼簾的都是長征時期紅軍用過的物件,。
“這口鍋是我從隆回收回來的,。”傅伯瑜指著玻璃柜中的一口鐵鍋說,,1935年12月,,紅六軍團路過隆回縣大沙江村的時候,向肖姓人家借用這口鍋做飯,, 飯后,,紅軍與敵方發(fā)生遭遇戰(zhàn),戰(zhàn)士仍冒著生命危險,,在槍林彈雨中將這口鍋送還給了老百姓?!伴L征途中非常艱苦,,沒有什么值錢的物件,這些物件雖然破破爛 爛,,卻見證了紅軍長征的偉大壯舉,,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有一個感人故事,?!?/p>
傅伯瑜說,自己花了30多年時間,,共收回了12萬余件長征文物,。“這塊石碑是1928年紅軍在井崗山時為了讓官兵遵守群眾紀律,,將《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刻了上去,以此警示官兵,?!备挡は蚯皝韰⒂^的人講述著紅軍紀律嚴明的故事。
“來傅爺爺?shù)募t色博物館聽他講紅軍長征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聽不完,?!闭诤屯瑢W一起參觀的劉同學告訴記者,他來聽傅爺爺講紅色故事不少于20次了,?!昂苁芙逃⒑苁軉l(fā),,對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影響很大,。”
一種感動 李銀橋之子來長捐主席禮服
“我家一直把主席的禮服當寶貝保護著……”2014年7月14日上午,,毛主席的衛(wèi)士長李銀橋之子李卓韋專程來到長沙,,將毛主席穿過的一套中山裝禮服捐獻給了“湖南紅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