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中全會后首次巡視有哪些新特點?
新華社北京11月11日新媒體專電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烏夢達 馮大鵬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10日通報,,十八屆中央第十一輪巡視組已經全部進駐光明日報社,、國家行政學院等15家單位和北京、重慶,、廣西,、甘肅4個省區(qū)市。
作為六中全會后的首次巡視,,有哪些新特點,?新華社記者采訪相關專家進行解讀。
特點一:依據新準則和條例標準更高,、要求更嚴
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主題,,審議通過了兩個重要文件--《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和歷史擔當,,標志著黨的建設新實踐的開啟,。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新一輪的巡視工作是在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要求部署的基礎上展開,,這是巡視工作的新起點,,也是巡視工作的再出發(fā),巡視工作將會按照新的準則和條例進行,,標準會更高,,要求會更嚴。
特點二:以巡視為契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等專家表示,,六中全會進一步完善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框架,從嚴治黨必須落在實處,,而巡視則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手段,,也是切實加強黨內監(jiān)督的戰(zhàn)略部署,。
多個巡視組在被巡視地區(qū)和單位動員會上表示,將著力查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寬松軟”等問題,,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堅決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
特點三:突出政治巡視,,聚焦“關鍵少數”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對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做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政治巡視定位,,不斷推動巡視工作向縱深發(fā)展。
中央黨校教授謝春濤表示,,中央明確提到巡視中要突出政治巡視,,政治巡視是政治體檢,體現政治標準,,查找政治偏差,。尤其是六中全會公報中提到對關鍵少數、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加強監(jiān)管,,高級干部也要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
多個巡視組都強調,突出“關鍵少數”,,盯住黨組(黨委)不放,,重點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的監(jiān)督。
特點四:不止“全覆蓋”,,還要“再震懾”
此次巡視中,,不僅入駐15家單位,還對北京,、重慶,、廣西、甘肅四個地方進行“回頭看”,。截至目前,,此前幾輪巡視“回頭看”已有多位省部級干部落馬,。
汪玉凱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已經完成了對全國所有省區(qū)市的全覆蓋,開展巡視“回頭看”,,是中央巡視工作組織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新,,向全黨發(fā)出了“巡視監(jiān)督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彰顯了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意志品質和黨內監(jiān)督的韌勁,。
他表示,,在巡視“回頭看”的過程中,突出政治紀律和政治生態(tài),,看政治忠誠情況,、政治擔當情況、執(zhí)行政治紀律特別是換屆紀律情況,,對沒見底的問題“再了解”,,對沒發(fā)現的問題“再發(fā)現”,形成有力的“再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