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西省政協(xié)副主席,,民盟江西省主委 劉曉莊:
我的發(fā)言題目是:健康餐桌需政府有力作為。
劉曉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飲食安全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人將一首古詩的后兩句調侃為:“誰知盤中餐,可否含有毒,?”雖說有些偏頗,,但詞糙理不糙,道出的是人們對當下餐桌食品的諸多憂慮與恐慌,。
劉曉莊:
近幾年來有關食品中毒的報道不少,,除了毒蘑菇之類食品的天然毒性因素,餐桌上食品的染毒原因概括起來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源頭污染,,如水土面源污染,、農藥化肥濫用;二是中端放任,,如人為催熟,、保管不當、違法使用添加物,;三是下游失控,,如對上市前食品檢測技術的薄弱與疏漏、監(jiān)管力量不足,??傮w來看,不管是哪種原因,,絕大部分餐桌上的污染還是可以治理,,也是必須治理的,,關鍵是政府要下決心,動真格,,打一場餐桌食品的保衛(wèi)戰(zhàn),。
劉曉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舌尖上的安全直接連著民心,。要讓人民群眾吃出安全,吃出健康,,吃出放心,,關鍵在于各級政府部門要滿懷真情,敢于擔當,,切實把健康餐桌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戰(zhàn)略任務抓緊抓好,,不能“上層號召發(fā)文件,照本宣科往下念,,大張旗鼓搞動員,,結果又是不兌現”。健康餐桌為了你我他,,需要采取堅決的措施和具體的辦法,,作秀不得,馬虎不得,。如果總是“年年講,、月月講”,卻不見太多的實效,,那只會涼了人心,,失了民心。
劉曉莊:
為國人的餐桌提供更多更健康的各類食品,,政府理應當好“守門人”,。連續(xù)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著重強調提升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水平這一重大民生內容,,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堅持問題導向,,建立機制,重點突破,,積極做好以下幾件事,。
劉曉莊:
第一,開展較為全面的農業(yè)水土污染情況普查,,對重金屬,、化學物嚴重污染的耕地,要因地制宜,,搞好退耕還林還草,,或隨土而種而養(yǎng),,或讓水土休養(yǎng)生息,自我凈化減毒,,同時適當采用先進技術對被污染的水土進行科學治理,,使其污染程度逐漸遞減弱化,度過“病害期”,,恢復原有生態(tài),。
劉曉莊:
第二,鼓勵,、引導土壤,、食品等方面的科技專家下鄉(xiāng)開展“支農”服務,為產地食品種植養(yǎng)殖,、安全生產把脈處方,;培訓并留住一批鄉(xiāng)土化的農業(yè)科技人員,充分發(fā)揮其技術指導和巡視督導作用,,就本土的實際情況進行環(huán)境源頭治理,,幫助農民生產綠色有機食品,促進農業(yè)增產增收,。
劉曉莊:
第三,,下大氣力解決農村面源污染,嚴格控制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的使用,實施由“零增長”到“負增長”的行動計劃,。按照不久前頒發(fā)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緊緊依靠群眾,深入開展農獸藥殘留超標特別是養(yǎng)殖業(yè)濫用抗生素治理,,嚴厲打擊違禁超限量使用農獸藥,、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真正將農業(yè)清潔生產和農村清潔工程落到實處,。
劉曉莊:
第四,,結合農業(yè)供給側改革,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抓好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參照和借鑒中藥材種植基地(GAP)的模式,推行農業(yè)良好生產規(guī)范,,建立標準化種植養(yǎng)殖基地,,優(yōu)化品種選育培育、基地水土遴選,、種植養(yǎng)殖方法等每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發(fā)揮基地的示范帶動效應,,向市場提供更多的綠色安全食品。
劉曉莊:
第五,,抓緊修訂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整合監(jiān)管力量,強化對農副產品上市前的檢測和上市后的監(jiān)管,,加大抽檢監(jiān)測力度,,推行主要食用商品的批號追溯制度和生產記錄臺賬制度,嚴格管理農貿市場和食品超市,,堅決堵斷不符合標準的農副產品進入市場流通渠道,,對違法違規(guī)者予以嚴厲處罰,。
劉曉莊:
建立健康餐桌,,保障食品安全,關乎民生福祉,。政府應直指百姓所盼,,有力作為,抓出食品安全新成效,,真正讓老百姓安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