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城滲坑附近村民癌癥多發(fā),,污染源來路“成謎”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馬維輝 大城報道
大大小小的幾塊水塘,散落在沙質的土壤中間,,塘里的水有的黃,、有的黑、有的紅,,散發(fā)著刺鼻的酸味,。水邊還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此處污水坑正在治理中,,嚴禁人員靠近及使用,否則后果自負,。
這是4月20日,,《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在河北省大城縣南趙扶鎮(zhèn)看到的景象。
兩天前,,重慶兩江志愿服務發(fā)展中心發(fā)表文章稱,,該地區(qū)存在17萬平方米和3萬平方米兩個工業(yè)污水滲坑,隨后迅速引發(fā)關注,。一天前,,環(huán)保部與河北省政府聯合開展現場調查,結果顯示,,滲坑污染問題基本屬實,。
附近村民告訴本報記者,近兩三年來,,村里得癌癥的人越來越多,,光是今年春節(jié)過后,就至少有5人因為癌癥去世,,有的是肺癌,,有的是肝癌,還有的是食道癌,。
4月20日晚間,,大城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大城縣主管副縣長,、環(huán)保局長和環(huán)境執(zhí)法隊長,、南趙扶鎮(zhèn)鎮(zhèn)長和主管領導已被停職檢查。在此基礎上,,市紀委已展開調查,,將對相關責任人予以嚴肅問責。
癌癥高發(fā)
今年春節(jié)剛過,,南趙扶鎮(zhèn)村民張茂贊(音)就因為食道癌去世了,,享年54歲,。
他的家人說,前年,,張茂贊感覺身體“不對勁”,,去醫(yī)院檢查,被查出患有食道癌,。去年,,他在天津腫瘤醫(yī)院做了手術,加上后期治療,,前前后后總共花了30多萬元,,不過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
“以前,,村里邊很少有得癌癥的,。就是這兩三年,出現了好幾個,。光是今年過完年,,就至少有5個人因為癌癥去世,有的是肺癌,,有的是肝癌,。”張茂贊的家人說,。
直到現在,,張茂贊的家人還是沒有搞清楚他為什么得了癌癥,村子里為什么多了那么多患癌癥的村民,。
張茂贊家在東北面,,直線距離大約600米遠的地方,就是此次被發(fā)現的3萬平方米的工業(yè)污水滲坑,。再往北700米左右,,則是那個17萬平方米的工業(yè)污水滲坑。4月20日,,《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在這里看到,,3萬平方米的滲坑旁邊是一個廢棄的化肥廠。據大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該化肥廠上世紀80年代發(fā)生過一次爆炸,,然后就倒閉了;17萬平方米的滲坑則是一家磚廠的舊址,,2015年廊坊市取締磚瓦窯時,,磚廠被拆除,廢坑則遺留了下來,。
兩處滲坑,,周圍100多米的范圍內都能看到莊稼地,,種著綠油油的小麥。不過,,村民蔡義起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滲坑里的水也影響到了農作物的生長?!胺N玉米的時候,,同樣一塊地,距離滲坑遠的半邊都長得有半人高了,,距離滲坑近的半邊還沒長出來,。”
滲坑周圍都是沙質土壤,。北京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告訴本報記者,,土壤的地質環(huán)境對污染影響很大,沙土的受污染程度會比黏土,、黃土嚴重很多。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云向本報記者表示,,滲坑里的污水如果長時間存放,,會導致地下水污染。而根據大城縣人民政府的說明,,這些滲坑早在2013年就已經存在了,。
張茂贊的家人說,他們喝的水都是村里邊統(tǒng)一打的深井水,。至于是不是已經被污染了,,他們也不知道。
污水從哪來,?
根據大城縣人民政府的說明,,滲坑污染系由旺村鎮(zhèn)村民李某某叔侄將廢酸傾倒進坑塘所致。2013年5月28日,,縣公安局已對該案立案,,后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據一位姓張的村民反映,,從2015年開始,,就有人半夜里往她家附近的土地上倒“土”,“土”的味道很大,,有紅色的,,還有綠色的,“可臟了”,。4月20日,,《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位村民所說的“土”其實是工業(yè)廢渣,該廢渣堆位于3萬平方米滲坑正南約600米遠,,大約占地2萬平方米,,高2米左右。
“這里最早是個坑,,后來被這些‘土’填平了,,多的時候甚至堆成了山,現在已經拉走一些了,?!痹摯迕裾f,她曾經試圖阻止這些運“土”的大車,,但對方不但不停止,,還揚言要“弄死她”。
大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大城的支柱產業(yè)是紅木家具,,沒有工廠,不會產生這些污水,。不過,,公開資料顯示,大城縣非公經濟發(fā)達,,現已形成包括保溫建材,、有色金屬、化工,、摩配,、食品、古典家具等特色行業(yè),,其中保溫建材行業(yè)規(guī)模居全國之最,,有色金屬行業(yè)被列為“河北省循環(huán)經濟示范試點基地”,摩配行業(yè)則被中國汽車銷售總公司稱為“全國最大的摩托配件專業(yè)市場”,。
本報記者走訪發(fā)現,,緊鄰3萬平方米滲坑的西側有一個院子,大門處的牌子上寫著“國興冷拉廠”,,里面已經沒有機器和工人,,廠房破敗不堪,院子里零零碎碎地堆放著一些瓷磚,。
蔡義起就在這個院子附近開洗車店,,據蔡義起反映,這個院子里的工廠換過好幾撥,有做原料油(音)的,,有煉藥的,,因為味道熏人,都被村民“轟走了”,。大約兩三年前,,里面又開了5家鍍鋅廠,排放的水特別“味”,,后來也關了,。
治理工作迅速展開
4月20日中午,本報記者在3萬平方米滲坑走訪時看到,,五六輛公務用車載著十幾位政府工作人員來到現場,,查看了滲坑的情況。大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透露,,這是廊坊市副市長,、大城縣副縣長前來視察。
該工作人員表示,,工業(yè)污水滲坑問題曝光后,,廊坊市高度重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第一時間緊急調度,,要求大城縣委、縣政府立即組織相關人員,,到現場對滲坑情況進行全面核查,迅速展開治理工作,。同時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為組長的工作組,到大城縣現場調度處置工作,,并派出市紀委工作組入駐大城縣展開調查,。
目前,大城縣委,、縣政府已迅速展開治理行動,,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環(huán)保,、公安和有關鄉(xiāng)鎮(zhèn)為成員的滲坑治理領導小組,,加快推進滲坑治理。
此外,,縣政府還迅速開展了現場測繪,、取樣檢測、地下水檢測等有關工作,積極聯系環(huán)保部環(huán)境規(guī)劃院專家對污染水體進行研究,,制訂切實有效的治理方案,,并由縣政府迅速啟動污水滲坑治理招標工作。
4月19日,,廊坊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分坑采集了14個水樣,,采集南趙扶鎮(zhèn)2口飲用水井水樣各1個,對PH,、鉛,、鎘、總鉻,、砷等重金屬污染物進行監(jiān)測,,同時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對滲坑及周邊采集土壤樣本14個,目前尚未得出結果,。同時,,大城縣政府邀請環(huán)保部環(huán)境規(guī)劃院專家團隊也于4月20日上午到達大城,將針對南趙扶滲坑治理工作提出具體治理意見,。
前述在現場查看情況的環(huán)保企業(yè)負責人表示,,治理好滲坑中的污水相對容易,但治理好土壤的污染則比較難,,而如果土壤治不好,,將來還是會“往上返”。
大城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本報記者,,大城的GDP在廊坊市排名倒數第一,,“對于一個小縣城來說,把這些滲坑完全治理過來很難,,錢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