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呂梁9月13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呂梁臺薛昊)當前各地扶貧脫貧工作已經進入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輸血式扶貧”的陽光雨露潤澤了不少的貧困群眾,,但仍有不少貧困群眾未能擺脫貧困,,究其原因,他們大多是因為主觀努力不夠,。實現物質脫貧首先要“精神脫貧”,,貧困戶只有具備強大的源動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才有希望真正脫貧,,當然了也涌現出了不少脫貧致富的典范,石樓縣王家溝第一書記呂浩江就是其中一位,。
2015年8月1日,,呂浩江接受呂梁會計學校安排來到石樓縣龍交鄉(xiāng)王家溝村任第一書記,為盡快進入角色,,呂浩江的身影遍布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耐心詢問村情民意,,并多次與村黨支部書記,、黨員代表座談交流,,他把老百姓的心聲一一都記錄在自己的記事本上,,并一一斟酌解決?!巴跫覝洗暹h離縣城,,方圓40公里沒有污染企業(yè),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良好,,多數農戶的庭院面積比較大,,非常適合家庭養(yǎng)殖,,全村常住戶數45戶,就有30戶養(yǎng)雞戶,,而且養(yǎng)的是純種土雞,,以傳統(tǒng)的散養(yǎng)方式,不吃一丁點飼料喂的雞,,生出來的蛋一點雜質也沒有,,屬于純土雞蛋。經過反復論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我與村委會集體研究確立,以發(fā)展土雞養(yǎng)殖項目帶動全村人致富,?!?/p>
2016年3月,為了解決雞苗的問題,,他個人墊資2萬元購買了2000只雞苗免費送給35戶貧困戶,,幫助貧困群眾增收脫貧。
2000只雞苗陸續(xù)產蛋,,正當村民們都在為雞蛋滯銷發(fā)愁時,,呂浩江跑遍了縣城所有的批發(fā)市場進行推銷。由于路途遙遠,,批發(fā)商去收購扣除開支后,,老百姓辛辛苦苦的血汗錢就得受損。呂浩江算了一筆賬后打消了這個念頭,,毅然決定每周末回家里時順便拉上雞蛋沿路賣,,實在賣不了就拉到市場上賣。
“蛋香也怕巷子深”,,今年6月2日,,頭腦靈活的呂浩江便在拓寬雞蛋銷售渠道上動起了腦筋,他組織成立了石樓縣棋盤山農業(yè)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呂浩江就把村里的雞蛋發(fā)在微信朋友圈里賣、拿回單位辦公室賣,,寄在朋友店里賣,,他用自己的人品向熟悉的朋友、同事作擔保,,利用自己是呂梁會校教師,,交際圈廣泛的優(yōu)勢,一遍一遍重復地給客人保證產品質量,,逐步將“棋盤山土雞蛋”推向市場,?!捌灞P山土雞蛋”進入農產品銷售店后,顧客反映挺好,,現在每斤賣到了15元,。
現在,村里散養(yǎng)土雞達到2500余只規(guī)模,,共銷售12000余斤,,直接經濟效益130000余元,除去成本50000余元,,養(yǎng)殖戶純利潤在80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