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 張虹生)道德建設中如何發(fā)揮公民的主體作用?如何激發(fā)社會參與道德建設的活力?……近年來,,浙江德清縣借助于百姓設獎、獎勵百姓的“草根道德獎”激發(fā)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熱情,,形成了道德文章“人人參與,、共同書寫”的好局面,。
在第15個全國“公民道德宣傳日”來臨之際,由新華每日電訊主辦的精神文明建設“德清現(xiàn)象”暨德清民間設獎20周年主題座談會17日在北京舉行,。獎項獎出的風清氣正的民風,,成為與會專家教授、政府官員熱議關注的話題,。
1997年,,德清太平村村民馬福建目睹有子女不愿贍養(yǎng)老人,自己拿出1萬元設立“孝敬父母獎”。之后,,當地不少人開始跟進,,相繼設立了“誠信市民獎”“見義勇為獎”“醫(yī)德醫(yī)風獎”……至今,德清已設54個“草根道德獎”,,涵蓋孝敬父母,、環(huán)境保護、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等多個方面,。設獎人遍及全縣12個鎮(zhèn)(街道),授獎群眾累計超過6000人,。馬福建的“孝敬父母獎”也已頒發(fā)了11次,,共有88個家庭獲獎。
德清人踴躍設獎的現(xiàn)象“源于當地深厚的民間文化底蘊,,釋放了民間的道德力量,,其所產生的效應是強大的。德清經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普遍意義,?!鼻迦A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中國倫理學會會長萬俊人在座談會上表示,。
針對眾人設獎,,德清縣積極引導、關注支持,??h委宣傳部牽頭成立了民間設獎指導管理領導小組,規(guī)范引導“草根道德獎”健康有序發(fā)展,。對于獲獎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德清縣文明辦主任陳磊說,宣傳部門會讓當地輿論廣為報道,,有些從普通百姓中產生的模范,,還專門“請進”公民道德教育館,供群眾參觀學習,。日前,,已經有縣內外10多萬人次在公民道德教育館目睹道德模范的風采。
“設獎是民間自發(fā)治理的體現(xiàn),,表達了設獎人率先進入了道德自覺,;而政府的積極推廣和引導,體現(xiàn)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敝袊嗣翊髮W教授葛晨虹說,,正是民間和政府的互動,培育了德清崇德向善的環(huán)境,,擴大了設獎的影響力,,產生了一個典型帶動一群先進的“滾雪球”效應。
“百姓設獎,、獎勵百姓”,,眾多的“草根道德獎”調動了群眾參與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的熱情。日前統(tǒng)計表明,,在中央文明辦主辦的6屆道德模范評選中,,其中3屆都有德清的道德模范入選提名;浙江省共評選6屆道德模范,,德清有6位道德模范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