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的節(jié)日,,安排在八月,,怎么看都像是對傷秋的一次脫敏。
“皎潔青苔露,,蕭條黃葉風(fēng)”,,一葉知秋,月圓即節(jié),,是為佳期名中秋,。十二次的月圓輪回,形殊意態(tài)每有不同,,而擇季金秋八月,,來定義團圓團聚,看似或然,,實非偶遇,。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當滿園的瓜果變?yōu)閮ξ?,田野的莊稼裝滿糧倉,誰人幾時何處話豐收,?拔頭籌無疑當屬中秋,。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主客分而坐定,,木桌上有素有葷,柴門外云淡風(fēng)輕,,與老友對飲,桑麻不過是話由而已,,久別重逢的快意,,適逢佳節(jié)的酣暢,全在那推杯換盞的勤酬中流淌恣意,。暫時還沒有明月,,沒有就沒有吧,就著那滿倉滿院的黃澄澄金燦燦,,也沒有理由不盡情盡興啊,。
與農(nóng)人充盈的秋收而喜上眉梢不同,,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文人,似乎更愿意為賦新詞強說愁,,更在乎中秋的詩意有無美酒,。所謂“古道少人行,秋風(fēng)動禾黍”,,對掃落葉的秋風(fēng),,文人似乎頗有微詞,而對動禾黍的秋收,,則故意視而不見,。不見就不見吧,可秋風(fēng)動的又豈止是禾黍,?“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秋水中流,,浸染明晃的秋色,,很難說不是秋風(fēng)的盡掃之功?!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清透見底的秋水,,絕不是為自賞自戀,,而是欲為那豐收的節(jié)日,提供最地道,、最醇厚的佳茗美酒,。
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夜來,,霜來,中秋佳節(jié)的高潮也就跟著要來了,。收成在胸,,酒也有了,萬事俱備,,一切就緒,,只待主角登場。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是廣寒宮艷羨人間,還是梧桐葉賽比嬋娟?答案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既然有酒有花又有月,就算是自怨自艾的騷客文人,,也沒有理由黯然臨軒,。
對于這一年中的第八次月圓,稼軒先生早已有言在先:“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憶對中秋丹桂叢?;ㄔ诒?。月在杯中”。舉杯邀明月,,那是酒酣微醺的適意浪漫,;把酒問青天,誰又解獨酌自飲的個中滋味,?圓月當空,,銀盤如玉,無論是“流光萬里同”的喜也好,,抑或“頻使桂華空”的傷也罷,,把入口的凌冽,揮毫成秋之颯爽,,用沁唇的回甘,,沉吟為成熟的低徊。洗凈疲勞的人們,,將芳香又嘆惋的無盡詩意,,回贈給誠樸的大地。此之謂,,農(nóng)業(yè)有了文明,。而節(jié)日中秋,則正是給予這詩意文明,,以最得體的禮遇和禮儀,。
與時舒卷,和光同塵,。天時順應(yīng)地利,,地利思慕人和,中國美學(xué)向來講究物我兩忘的體驗和沉浸,,金秋捧月的年豐人壽,又何嘗不是一種光明同樂的宇宙?zhèn)惱韺W(xué)?在熾熱漸消,、繁華未央之際,,于百草衰枯、萬物蕭條之前,,置備上等的“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老杜話音未落,,夢窗隨即接過來道:“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亦快哉,,亦妙哉,。細細品哚,慢慢回味,,恐怕沒有人會懷疑,,中秋的月下宴饗,既是對自己的犒賞,,也是對自然的敬頌,。可以說,,既非年中也非歲尾的中秋,,把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的中國美學(xué)倫理精神演繹得淋漓盡致,。
酒是水的精靈,,秋水清泉釀出最澄澈的美酒,夜是月的護衛(wèi),,無垠夜空烘托最皎潔的月色,。花好月圓夜,,感慨的詩興,,色調(diào)漸飽;裊娜的醉意,,韻腳剛好,。以月為媒,中秋的色調(diào)和韻腳,,無不借助于夜色帷幕的掩映,,移步換形而姿態(tài)各異。
唐偉 北京大學(xué)中文系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