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駐村,克服困難,、融入群眾是日常的一部分,,而扶貧卻是重要工作方向之一。
在我駐村的地方,,扶貧工作面臨的具體困難,,是“等、靠,、要”的思想還比較嚴重,。雖然上面的政策很好,但是牧民們思想上想要脫貧致富的動力還不是很足,,自發(fā)能力不夠,,就是所謂的“內(nèi)生動力不足”,。這個長遠來講還是要靠教育,要靠這些干部下去以后積極地改變這種觀念,。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駐村的點在青藏公路上,,一些外地人就很有市場眼光發(fā)現(xiàn)商機,開了一個蘭州拉面館,,每天的營業(yè)額可以達到2000多元,。但當?shù)厝耍蛟S是沒有這種觀念意識,,或許是缺乏技能,,所以就有了財路也不會想到把自己的經(jīng)濟搞上去,把自己的日子過得更好,。
針對這一個問題,,我駐村時候做了兩方面工作:一是針對中老年人言傳身教,進一步去了解他們的困難,,積極想辦法,,比如讓他們開個茶館、經(jīng)營個小商店或者做餐飲之類的,,我們予以扶持,,讓他們有除了牧業(yè)以外更多的收入渠道;二是對于年輕人,,我們通過報社的渠道給學校捐了電腦,,也邀請一些其他地區(qū)的駐村干部去學校給同學們上課,這樣讓他們有更多的渠道了解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