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2017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CPI)和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shù)(PPI)。數(shù)據(jù)顯示,,2017年全年,,CPI比上年上漲1.6%,,完成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的調控目標;PPI同比上漲6.3%,,與上年同比下降1.4%形成鮮明對比,,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xù)5年的下降態(tài)勢。
有關專家表示,,2018年,,我國物價通脹水平或保持總體溫和,CPI和PPI之間的剪刀差有望逐漸收窄,,物價形勢將有助于經濟平穩(wěn)運行,,不會產生貨幣政策相應調節(jié)的要求。
全年CPI重返“1時代”
2017年全年,,CPI同比上漲1.6%,,漲幅比2016年回落0.4個百分點,重新回到“1時代”,。食品價格下降1.4%,,是自2003年以來首次出現(xiàn)下降,主要受豬肉和鮮菜價格下降較多影響,。非食品價格上漲2.3%,,漲幅比上年擴大0.9個百分點,其中,,工業(yè)消費品價格上漲1.7%,,服務價格上漲3.0%。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認為,,2017年全年,,我國CPI走弱的主要原因是食品價格漲幅較低,從2017年2月以來食品價格一直負增長,。全年氣候相對平穩(wěn),蔬菜糧食供應充足,,食品價格保持低位,。豬肉價格在2017年迎來下行周期,從5月到10月的每月降幅都超過10%,,對物價形成下拉作用,。非食品價格和核心CPI走勢則平穩(wěn),全年平均上漲2.3%,、2.2%,。核心CPI呈穩(wěn)中略升態(tài)勢,主要原因是醫(yī)療保健,、教育旅游等服務類價格上漲,。
2017年12月份當月,,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連續(xù)9個月處于“1時代”,。其中,城市上漲1.9%,,農村上漲1.7%,;食品價格下降0.4%,非食品價格上漲2.4%,;消費品價格上漲1.1%,,服務價格上漲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