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曹瑛去看望父親,,他說:“小瑛子,幫爸爸收拾一下柜子和寫字臺吧,?!碑敳茜戳艘缓褶咀訒r得知這些都是母親記的生活賬本,“爸爸要我用一個塑料袋裝起來,,放好,。那時沒有爸爸的允許,我還是不敢翻看,?!?/p>
“春節(jié)到了,,初二是我最難過的時候,,媽媽去世爸爸長期住院,突然感覺我沒有媽媽沒有家可回了,。收拾屋子,,看到那摞賬本,很好奇打開,,一頁一頁地看,,看著上面的內容,我淚流滿面,。賬目很清晰,,記到了元、角,、分,,大到寄給鄉(xiāng)下親戚的400塊錢,,小到街上如廁的2毛錢收費,都清清楚楚,?!辈茜f。母親的賬本從1994年1月到2009年1月,,整整15個年頭,,記滿了15本筆記本。
勤儉持家,,一個人撐起一片天
1943年,,曹瑛母親王輝出生在南陽唐河縣的一個小村莊,動亂年代,,兄弟姐妹本7人,,死了3人,就剩下1個妹妹和2個弟弟,。好強的王輝硬是頭頂著紅薯干,,進到縣城上學,畢業(yè)后參加了工作,,工資基本都寄回家,,養(yǎng)活全家。
后來,,在同學的幫助下,,王輝認識了曹瑛父親。1976年南陽發(fā)大水,,沖垮了家里的房子,,爸爸媽媽硬是把平時節(jié)省的400元寄回家蓋了房子,那一年曹瑛12歲,,弟弟6歲,。
曹瑛回憶:“記起那個年代,媽媽說我們要買收音機,,大家節(jié)省點存錢,,買了一臺紅燈牌的半導體收音機,大家圍著聽著可開心了,。每逢休息,,爸爸騎著28式自行車,前梁帶著我和弟弟,,后座帶著媽媽,,背著收音機去公園坐草地曬太陽。再后來,錢存夠了買洗衣機,、買電視,、買燕舞錄音機等,一直以來,,都是媽媽定一個目標,,攢錢買,買到后大家開心得不得了,?!?/p>
王輝是一家國企萬人大廠的廠級領導,丈夫是一名軍教官,,按理說在當時工資應該是高的,,但是曹瑛回憶好像他倆永遠存不住錢?!爸钡浆F在看到賬本,,我才知道,一部分錢是寄給家里了,。幫過的親戚有姥姥家的弟弟妹妹,,還有爸爸四川老家的弟弟妹妹。有了弟弟,,奶奶跟著我們一起生活了3年,。一家人住在14平方米的房間里,我和弟弟住上下鋪,,家里擁擠得藤椅不用都掛起來,,來人了拿下來坐,但是有媽媽和爸爸在一起,,我們依然幸福著快樂成長著,。”
母親的影響延續(xù)至今
“在父母的影響下,,雖然沒有記賬的習慣,,但是我們也有計劃有目標地生活。剛結婚時,,我們拿到工資才300元左右,,我們把它們分為幾份,,一份水電費,,一份生活費,一份存起來,,一直學著媽媽攢錢買唱片機,、錄像機、電腦,直到后來買房子,?!?/p>
如今,曹瑛和弟弟各自忙著自己的工作,,各自延續(xù)著父母的節(jié)儉習慣,,繼續(xù)有目標地生活著。
“我把賬本的故事分享給朋友,,有人說陳年老賬老皇歷了,,燒了算了,可我不舍得,。我要時時看看,,也許有一天我也老了,作為傳家寶傳給女兒,。分享賬本的故事,,是想分享一種中國人民一直以來熱愛生活、勤勞節(jié)儉的傳統(tǒng),,像老一代一樣,,不忘傳承,努力開拓,,走向輝煌,。”(記者 謝源茹 文/圖 線索提供 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