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沈陽3月1日電(記者于力 龍雷)“這條路,對我而言,,如一條時光隧道,。在這隧道的兩端,,一端是都市,一端是山村,;一端是家人,,一端是學生,;一端是妻兒對我早日歸來的期盼,一端是我對祖國美好明天的追尋……”這是2月28日開學前,,退役中校邱玉君去往山村支教的路上給自己寫的一段話,。
50歲的邱玉君是空軍某部的一名退役中校,2009年轉業(yè)到鞍山民航部門工作,,2011年10月,邱玉君選擇辭職,,告別妻女,只身來到遼西貧困山區(qū)義務支教,,在葫蘆島市建昌縣老大杖子鄉(xiāng)幾所偏遠小學輾轉教書,,如今已經有7個年頭。
從鞍山市到建昌縣老大杖子鄉(xiāng)的學校,,全程500多公里,。7年來,邱玉君往返兩地已經奔波了1萬4千多公里,。28日,,記者全程記錄了邱玉君離開鞍山返回支教學校的過程。
今年3月1日是邱玉君的第14個開學日,,像以往每個學期開學前一樣,,邱玉君的手提箱都塞滿了帶給學生的新衣服和各種文具,。28日早,邱玉君一遍一遍檢查給學生的禮物,,生怕漏掉什么。在廚房為他做早飯的妻子一再叮囑,,別忘了多帶點衣服和藥。邱玉君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硬朗了,,關節(jié)炎,、肩周炎等一些慢性病逐漸找上身來。
8點10分,,邱玉君登上了去往建昌的大客車。在支教前,,他對這個貧困縣還僅僅停留在概念上,,如今就連這個縣最遠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他都已經很熟悉了。
初春的天氣,,乍暖還寒,。雨雪敲打著車窗,望著逐漸遠去的城市,,邱玉君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敲下了8個字“風里雨里,,回到山里”。
他要坐6個小時的大客車到建昌縣城,,從縣城到鄉(xiāng)里還要2個多小時,再步行幾公里到學校,。支教伊始,他用轉業(yè)費買了一臺小車,,開學前拉上滿滿一車書本文具和新衣服送給學生,。2012年2月末,新學期開學前,,邱玉君開車途經冰雪尚未融化的山道出了車禍,,兩根肋骨骨折,必須住院,,他卻堅持要回校上課,,在宿舍一邊側躺著,一邊給孩子們上課,??吹嚼蠋熖鄣弥泵昂梗⒆觽兌夹奶鄣玫粞蹨I,。
原標題:英雄接你回家烈士查顯偉長眠安慶市烈士陵園5月16日晨約6時10分,,伴隨著一陣由遠而近的汽笛聲,K1071次列車徐徐駛入安慶火車站,,查顯偉烈士的骨灰運抵故鄉(xiāng)安慶,。
小朋友們進行消防服穿著體驗,。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汕頭2月26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何健楓 陳育斌)做游戲,、講故事,、知識搶答……本周,各中小學校,、幼兒園陸續(xù)開學